再会九成宫含17万营养液加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治再到太史局去取吉日时,太史局诸官员拜见之郑重,与之前又截然不同了。


  从前拜见的是皇子,是大唐数十位王爷之一。


  此番再行礼,可就是对着东宫太子殿下,对着未来的皇帝了。


  <img src="
">


  初唐时,宫中典制与后世不同:百官唯有对皇太子,才能敬称殿下。


  从前相见,都是称一声晋王,今日,终于可以称一声太子殿下。


  <img src="
">


  对朝臣们来说,从三月到四月,短短一月,这世界变得太快……


  <img src="
">


  毕竟朝臣一向是接受能力最强的一拨人,而世家臣子又为其中翘楚。


  在最初的错愕后,他们已经迅速接受了现实,并分析了现实,开始考虑如何就现状谋取利益了??若非有这样的本事,也不能朝代更迭,多少帝王将相从云端跌到尘土,世家们却一直存在,还存在的很滋润金贵。


  “这才两日,就已经有世家向我示好来了。”李治坐下来,却不忙问送走李泰的吉日,而是先与姜沃笑了一句。


  姜沃如常递上茶,随口道:“想来是通过太子妃?”


  李治点头,眉宇间神色如常,依旧柔和淡然,但姜沃却从他声音里听出了一点寒意:“听王妃话里话外的意思,世家对我能做太子,倒也十分乐见呢。甚至原本倾向于四哥,甚至帮过四哥的世家,对最后是我做了太子,也没有多大的抵触之意。”


  他垂眸望着杯中浮动的茶叶,声音终于出现了明显的冷意:“还真是……看不起人啊。”


  <img src="
">


  她理解李治的不满:世家对他做太子,一点儿不紧张,反而还一致表现的挺欢快??可见是觉得‘新太子’宽仁柔和不足为惧,将来在他手下,世家终于不会像在当今圣人手下一样窒息了。


  姜沃指了放在窗下的碗莲笑了笑:“大概他们觉得,殿下是无害的洁白莲花吧。”


  这句话,在李治给她送莲花的那天起,她就一直可想说了。


  李治望向姜太史丞特意放远了些的碗莲,见柔嫩的白色花瓣正好在风中摇曳了两下,不由也笑了。


  “也罢,世家且搁一搁再说……以后要来往的日子还长。”


  “倒是眼前有一事,又要烦劳姜太史丞了。”这回李治的笑容就真切了起来,笑眯眯道:“真想知道,什么时候是送走四哥的吉日呀!”


  姜沃也笑眯眯回答:“早替殿下算好了”。


  李治接过来一看时辰,也很满意:虽说依着他的真实想法,是很想明天就把四哥踢出长安城去东莱海边吹风,但他也知道,得给父皇留点缓冲的余地和痛定思痛彻底下定决心的时间。


  人说壮士断腕,父皇这是一月内连断两腕,肯定很痛(李?:所以真的没人记得我吗?)。


  若是让李泰离开长安太快太凄凉,父皇没准回头就心疼起来了。


  李治把写着吉日吉时的纸对折塞到衣袖:“接下来又要忙了??我这个做弟弟的也不能厚此薄彼,当时给大哥带了那么多东西,当然也要给四哥多准备些吃用之物。”


  话虽如此,但李治一点儿没有当时给大哥搜寻‘有趣之物’的急切和忙碌,而是很悠闲地继续坐着,甚至自己拎过茶壶来,给两人都添了一点茶,继续聊天。


  “说来,之前我问姜太史丞的结局,已经有了答案。”


  这话听起来没头没尾,姜沃却很自然地听懂了,李治说的是《宝珠传奇》。


  在之前,远在太子谋反之前,李治就曾经问过姜沃:“姜太史丞这个故事似乎没有写完??从悬崖跳下去的人,就一定得摔死吗?”


  姜沃当时想了想道:“按一般的规律来说,跳崖就相当于终结,就像人于江河中迷了道路,似乎只有漂泊在水上困死渴死一条路??但或许迷路之人,划啊划啊,就遇到了桃花源也不一定。”


  《桃花源记》,李治当然也是读过的,听了不由道:“这可能也太小了吧。”


  <img src="
">


  那时候,李治只以为姜太史丞在安慰他,可现在??


  李治再次露出了笑容:“现在大哥哪怕还没有进入桃花源,起码,也愿意试着划船去寻一寻了。”


  李治又拿了块点心吃??姜沃发现了,他是真不着急为送走李泰做准备,这区别对待明显的,跟媚娘那个恩怨分明劲儿真像。


  他慢条斯理的吃了两块点心,又擦过手。


  之后李治忽然正了颜色:“其实,我一直有一事想请教。”


  “姜太史丞师从两位仙师,学的是谶纬之术。但……姜太史丞既然能说出‘桃花源’并非没有,就说明不觉得命定的谶纬一定会应验。”


  难道卦者会怀疑自己的卦相吗?占星者会觉得自己从星辰中看到的未来可以更改?


  姜沃早就在等着李治来问他这个问题。


  二凤皇帝跟她的两位师父的相处模式很默契,帝王会问的话,观星者该观的命运、该说的话、该相的面,双方都在分寸内。


  <img src="
">


  就像姜沃知道,袁师父的‘盲目’真相,其实从来没有瞒过二凤皇帝一样。君臣自有默契,袁仙师想避开的乱局,正好也是皇帝想让他避开的。


  姜沃与媚娘也有这种默契??且以她们的关系,卜者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根本不需迂回。姜沃不说的卦象,媚娘根本就不会问。


  但姜沃一直在等一个契机,跟未来一段时间的君王李治,建立这种君王与卜者的默契和尺量。


  “殿下,我自然信我的卜算之术,尤其是卜算时间跨度越小、牵扯人越少的事儿,必然越精准。”


  她随手扔出一枚铜钱:“就像这,只有一枚铜钱的未来,不会有什么波折。”


  “但世事并非如此。”她请李治伸手拨了一下她卦盘的一处铜片,李治就见全盘的铜片都动了起来,形成了让他眼花缭乱的卦图。


  “这就是世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姜沃放低了声音,很轻道:“殿下,东宫之变,自然也有过天象预示。”


  <img src="
">


  正如李淳风曾经所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星辰垂象,不是一种必定的死局,也是示警。意在警示人当修德顺度,改过慎行以避灾。


  “作为卦者,我相信世上有冥冥天意。”


  “但我亦信‘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事在人为,哪怕是卦象的困局死局,也总能与天争一线生机。”


  人力看似微弱,但人类最强的,不就是那种与天争命的毅力和决心吗?


  若是完全顺应天时地变,那么遇到洪水地震人就都躺平等死吧,或者像小动物一样每次都是根据本能来逃窜。


  但人类没有,他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去救灾、堤坝、造城……


  从她能来到这个大唐的契机,到她如今所学的谶纬之术。让她成为一个相信有命运的人。


  <img src="
">


  “殿下,我是相信??”


  “人力虽微,终有昭著。”


  李治这回沉默了良久,之后才起身行了一礼,就像他第一次私下请托姜沃起卦时一样的一礼:“愿此后长久得姜卿之佐。”


  姜沃亦还礼。


  太子离开太史局时,所有官员见了,忙又都放下各自手里的公务,起身送至大门口。


  甭管太史局的官员们对他多了几倍的恭敬,李治倒还是一如往常的亲和,但这份亲和里,又多了些与往日不同的端正。姜沃边旁观边感叹:太子殿下,有一种天生的能迅速融入当前身份的适应力。


  **


  为东莱郡王送行之事,皇帝不只允了李治去,还特意派云湖去跟着,还让李?也率兵士随行压阵。


  对两人的嘱咐是:“好生保护太子。”


  李?听这话,就知道东莱郡王的发言,显然让皇帝心寒至极,以至于格外派出他。


  别说,他今年真是跟押送皇子格外有缘分。


  其实皇帝是有点后悔让雉奴出门的。


  当时雉奴提出要去送四哥,皇帝心下欣慰,立刻同意了,很快长孙无忌回来就开始劝:“千金之躯坐不垂堂,如今雉奴已是储君。东莱郡王必深恨太子,若是伤了太子怎么好。”


  但皇帝已经答应了儿子,又见雉奴忙了两日,给他四哥从六局要了不少宫里的吃用之物说要送行时带上,就更不好反悔了,于是派出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和武力值可以碾压不知道多少个李泰的兵部尚书李?一起压阵。


  同时,心里还是有不舍和希望的:或许青雀就是一时糊涂,被皇位迷了眼睛,说不定已经极后悔了呢……


  李治对父皇的心思摸得很透,所以他必要去好好送四哥的,顺便,说来残忍,顺便要把父皇希望的小火苗给浇灭。


  也盼父皇长痛不如短痛,早些走出来吧。


  四哥对他会是什么态度,李治已经想到了。


  *


  果然,李泰从武德殿被侍卫‘护送’出来,看清李治时,眼睛就瞪得老大,似乎就要扑过来。


  好在侍卫们牢牢‘保护着’东莱郡王。


  看这情形,李?和云湖也不敢只让太子和郡王坐马车,他们骑马随行,而是均告一声罪,跟着一起上了马车。


  好在太子规制的马车很富丽宽敞,坐上四个男子,哪怕其中还有以胖著称的东莱郡王,也不觉得拥挤。


  见李泰一直盯着自己,李治就轻声开口缓解这份尴尬似的道:“四哥,你不要太想不开。”


  “要不,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了一枚宝珠……”


  李泰恨声打断:“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跟我讲外头的乡野故事!是你害我!是你!”


  他挥舞的手差点打到李治。


  坐在李治一侧的李?蹙眉,挡在前头,沉声道:“郡王再对太子不敬,莫怪臣得罪了。”


  坐在李泰一侧地云湖也忙伸手,看似不太使劲,但其实给李泰结结实实摁住了。


  李治就不再说了。


  其实本来,他也没打算给李泰讲这个故事??这不是属于他的故事。


  果然李泰也意料之中的打断了他‘友好的劝慰’。


  李治索性转头望着金色锦缎的帘子。


  他想起了兄长。


  比起扔掉宝珠主动跳下去的人,那些苦苦去争夺宝珠,一度以为拿到手了,却是一场幻觉,最终一无所获滚落山崖的人,是不是更痛苦呢?


  李治盯着帘子出神的举动,又惹到了李泰,愤恨道:“你害我至此!果然不敢面对我!”


  李治闻声回头,委屈道:“四哥,我真的没有。”


  这是大实话:从昭陵回来的路上,李治还认真想了许多计划,毕竟按照父皇对四哥一贯的看重,这必然会是一场持久拉锯战。父皇或许会一直犹豫不定,过上几年才立太子。


  李治曾想过许多把四哥‘踹下悬崖’的计划,然而他还没怎么开始踹呢,李泰就自己蠢得把海市蜃楼当成了美梦成真,自己冲过去了。


  说实在的,还晃了李治一下子。


  没想到四哥这么给力,让他七天内赢得全盘。


  *


  长安城外,春意正浓。


  正所谓八水绕长安,长安城外便有渭河的支流,河畔多栽种柳树。时人多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于是李治也亲手去折了一根柳枝,以作送别之物。


  东莱郡王已经换过了马车,李治把柳枝从车窗递过去,然后不舍地潸然泪下:“四哥,你不要郁郁寡欢颓丧心志,要珍重自身,长命百岁啊。”


  要好好活着啊,起码活着看到我登基好不好?


  李泰先是接过了柳枝,然后忽然恼怒地掷出去。


  细长坚韧的柳条,还扫过了李治的脸颊,留下了一点儿红痕。


  此事发生的太快,就站在太子三步开外的李?和云湖都未来得及抢下柳条。


  “都呆着做什么!吉时已到,送东莱郡王立刻出发!”李?声音如兵刃一样冷,‘出发’两个字愣是厉声喝出了‘上路’的感觉。


  他确实恼了。


  太子殿下仁厚孝悌,不以身份压人,执弟礼相送,送上的柳枝,竟然被东莱郡王不敬掷出,这还不算,居然伤到了太子的面容。


  东莱郡王的马车迅速上路。


  李?则转头看着太子面上一道细细的红痕:“殿下着实太委屈了!”


  “臣即刻护送殿下回宫见圣人。必为殿下陈述委屈!”在李?看来,这样的伤痕得给皇帝亲眼看看。东莱郡王此举往小了说也是不友爱兄弟,往大了说就是犯上啊。


  当然,得快点回去,不然这浅浅一道红痕可能就好了……


  出乎李?所料,太子却拒绝了。


  李治笑了笑道:“没事。对了,大将军陪我去个地方吧,其余人都先回宫。”


  云湖有些错愕也有些担心,但并未出一言劝说??毕竟太子新立,又年幼,这会子他若自恃身份驳回太子的意思,必是不好。


  于是他只是顺从领命,准备先带人回宫。


  倒是李?一怔,不由多问了一句:“殿下要去哪儿,臣自己跟着只怕不够妥当,要不要多带几个亲卫?”


  这可是太子殿下。


  再不是当时,可以随意坐马车从宫里到长孙无忌府中的晋王了。


  “不用带什么人,我是去请见孙神医。这一月来,父皇伤神劳苦,只有尚药局看过,我不能放心。今日既然出宫,我就去亲自接孙神医进宫一趟。正好大将军也可以去拜见先生。”


  原来是为了陛下啊,李?感慨道:“殿下当真是纯孝之人。”


  既如此,他当然要陪太子走这一趟去请先生。


  只是,他还是略有些可惜地望了一眼太子脸色的红痕。耽搁半日再回宫,估计就要好了。


  李治只是含笑,利落翻身上马。


  他可是从来不会主动告状的,做晋王时不会,做太子就更不会了。


  何况,云湖公公这不是回去了吗?


  *


  果然,云湖回去后,立刻‘百般为难’的把整件事情复述给皇帝听。


  然后又跪下请罪,道他未能及时拦下,以至于东莱郡王伤了太子。


  这些话就像一盆,不,一大桶冰水哗啦啦倒下去一样,彻底浇灭了皇帝心底‘青雀只是一时糊涂,本心未失’的希望小火苗。


  皇帝立刻召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朕一贯有对子嗣太心软的毛病。今日就先说与你们,若是将来朕再心软,要召青……东莱郡王回京,你们便上谏拦住朕。”


  房玄龄一向低调内敛,此时只垂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