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新闻含七万营养液加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img src="
">


  她眼前放着的是一整套的里衣,针线细腻,配色雅致,一见就是用了心思的。


  这是媚娘做了送她的,也不单送了她。


  下晌的时候刘司正还来寻陶枳,手里拿了一条精美的间色裙,进门就道:“陶宫正,您看看!武才人也忒客气了吧。她只说这几月叨扰了咱们宫正司心里过意不去,就做些针线相送。”


  “其实哪里就扰了?宫正也知道,自打到了这九成宫,简直没一日是消停的,日日忙的脚打后脑勺,武才人别说扰,其实倒帮了我许多。”


  “且她一向为人又刚强,从不贪半点小利:要我说她一个小姑娘在宫正司吃住能多大的使用,不过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她却每月都与公厨交割明白,一日都不差的送钱来不说,自己份例里的肉菜却又白给到咱们公厨。”


  刘司正来正就是为了说媚娘也太客气了,想让陶枳出面跟她谈谈,下次不要这样劳神熬夜的做针线了。


  不过当陶枳说到要把这次的针线都还回去,刘司正又连忙抓着她的间色裙舍不得道:“这次就收了吧,武才人的针线着实好,最难得是配色巧妙,又亮眼又不俗套。且衣裳都做好了,也都是可着头做帽子??就我这腰身,比她粗三圈有余,还回去她也没法穿不是?还是我收下吧,可别糟蹋了好东西。”


  之后又自己回去翻箱倒柜给媚娘找还礼去了。


  而陶枳被刘司正逗笑后,又陷入了忧愁:媚娘这样好的孩子将来可怎么办啊!


  原想着旧事过去,到九成宫圣人开颜后,媚娘去投个壶表现下,说不得就能博圣人青眼。


  谁料到了九成宫,糟心事一件一件层出不穷,别说媚娘了,原本蒙召过的几个小才人,都再也没有面圣的机会。


  连徐充容也一月一月的见不到皇帝。


  <img src="
">


  媚娘被陶枳叫到屋里时,还笑问道:“姑姑要我帮着写什么?”


  给陶枳听得更心疼了,于是闭上门对媚娘道:“你这孩子对别人都上心,怎么对自己将来不上心?”


  媚娘:……其实我好上心,也好努力的。


  见媚娘低头不语,陶枳道:“我有个主意,你听听愿不愿意。”


  “你也知道,今年春末圣人病了一回……其实圣人征战天下,身上难免有行军旧疾,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儿。”


  “那回圣人病的时节,后宫嫔妃们都向太医署去要医书要的热闹,但不过是花里胡哨的架子哄人罢了,想来正经沉下心看的没有几个。”


  “倒是听沃儿说起,你是一直看着医书没放下的,与尚药局几个女医佐也常讨教??她们原也是宫人,不过是尚药局的奉值们闲了教些医术,就成了医佐了。你学了大半年只怕也不差什么。”


  <img src="
">


  果然陶枳问道:“前儿圣人召见我,说起如今看一日奏章,身子总是很乏倦。让我挑几个通推拿案抚的宫女去御前伺候。”


  “媚娘,今日姑姑与你敞开了说贴心话:若是你还愿意去圣人跟前露脸儿,姑姑便去替你回明,说你虽不是宫女,却是极通晓保养推拿的。想来这等小事圣人不会驳回,总有八九分准。”


  “只是……”陶枳也直接道:“这一去,明面上还是个才人,但做的其实就是宫女的活计了。辛苦是一定辛苦的。”


  <img src="
">


  总而言之,如今到御前去,就是赌一把:有机会,但极辛苦,且回报不确定。


  <img src="
">


  若是以职场作比,她可不是会裸辞和随便跳槽的人。


  <img src="
">


  一言以蔽之,僧多粥少,狼多肉少。


  要知道绝不只是年轻嫔妃想得宠得子,为自己将来不剃头当尼姑而去奋力争宠,那些已经有儿有女的高位嫔妃们争的更要厉害了。


  这会子的爵位和食邑都是可以变动的,有儿子的妃嫔谁不想给儿子多弄点实封,这可是以后子孙后代过日子的资本!有女儿的嫔妃谁不想让女儿嫁个赫赫扬扬好人家?


  二凤皇帝有时也头疼于安排这一堆子女。


  年轻时候是英雄风流,儿女们一个个蹦出来,娇嫩可爱稚子绕膝觉得天伦之乐。可人到中年就发觉,那命运的馈赠果然是有价格的!这几十个孩子都要他操心将来呢!


  养儿防老这件事在皇家不存在,皇家是生了儿还得养儿的老。


  由此可知,如今后宫中嫔妃们抢皇帝的注意力,到了怎么一种白热化的境地。


  媚娘理了理思路,起身对陶枳道:“媚娘深谢姑姑为我考量。但还请姑姑莫要帮我到御前了。”


  “一来,姑姑掌管宫正司,若是违了规矩,送我这种才人代宫女,难免落了旁人的眼和口舌。媚娘这些年托宫正司庇佑,多亏了姑姑照料,再不能以我事让姑姑落人话柄。”


  “二来,姑姑,我也是心里灰了。圣人屋里哪怕多一盆花,都大有文章,不知背后争成什么样呢,何况我这个大活人。与其去舍生忘死的与人争斗,不如趁现在过两年安顺日子。”


  陶枳就叹道:“也好。”这原不是一条好路,只勉强算是一条路罢了。


  俱陶枳看,她倒是给媚娘想了另一条退路:在掖庭一日,她自然能让媚娘平顺过日子,哪怕将来去了感业寺,她也都提前做了些准备。


  感业寺是皇家寺庙,里头有头有脸的管事姑子们年节下也要进宫来走动,向各位娘娘请安,问及要不要供佛经海灯等佛事(俗称骗点钱过年)。


  陶枳原来从不理会这些姑子们,现在却会主动搭个话送些银钱点灯,先留下一步余地。


  想来将来再许以好处,叫她们多多照拂媚娘。哪怕每年多送些银子过去,也要喂饱那些个尼姑,好让媚娘免于被她们欺负,只在寺庙里看看书种种花念念佛就好。


  青灯古佛,也未必不是清清静静一生。就陶枳所见,这宫里的娘娘,有的下场还不如出家当姑子呢。


  <img src="
">


  人这一世,心里那口气不服,怎么过都不痛快的。


  听媚娘不愿为一口气去走这条险路,陶枳也没多劝,看得开就好。


  倒是媚娘叫陶枳的慈爱弄得有点无措,想着将来若有机会报答,必要还报的。


  而姜沃夜里听媚娘说起此事,不由想起,在这里,媚娘是因为跟自己一起去看崔朝遇到晋王的,而史书中多说高宗是于侍疾时与武才人相遇。


  是不是在其余历史的时间线上,在后宫漂泊的那个武才人,经过辗转挣扎到皇帝身边去近身伺候,想为自己谋一个出路,最终却偶然遇到了晋王呢?


  不过历史的玄妙就在于,过去的事儿永不可能完全的复原,让后人得知真相。


  <img src="
">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已经是另外的时空了。


  因姜沃从前打小就知道自己只怕活不久,所以习惯便是先不去杞人忧天将来,先过好今朝。


  于是她只对媚娘道:“姐姐不去御前也好。据说御前都插不下脚去啦,前朝后宫每日等着求见圣人的几乎排到了九成宫外。”


  这世上别说皇帝这种一言九鼎决天下人生死的天子了,就算芝麻大小的官,只要有点权,也是门前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


  姜沃还记得当时住院的时候,她的手术大夫有段时间就心神不宁。听护士们八卦,说周副主任最近有大心事,想看看老主任退休后他能不能再进一步。他之前是院长的学生哩,最近总想找机会多去跟院长老师唠唠心里话,偏生院长那里就没有断了人的时候,周副主任去跑了几次,里头都有人!


  这才是一个医院的院长。


  足以想象二凤皇帝有多么忙,多少人想要在他跟前出现,求一句金口玉言。


  媚娘是下定决心就不会回头的人,也只笑道:“对了,今儿你带回来一箱东西,是什么?”今日姜沃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帮忙抬箱子的小宦官呢。


  姜沃也就兴致勃勃道:“是我刚请将作监做了一口特别的锅出来!姐姐等着吃新鲜的菜肴吧。”


  姜沃请将作监打了一口炒锅出来。


  没错,这会子还没有正经的炒锅与炒菜一说![1]


  中华特有的烹饪炒菜一道,要到宋朝才推传开来。此时做饭方式基本都是烤、蒸、煮。


  姜沃早就想吃一口小炒肉和炝锅爆香的炒青菜了。


  随着她在前朝日渐久了,最要紧的是经过阎立本这位将作少监,她与将作监内就熟络起来,终于把炒锅从设想变成了实物。


  “姐姐不知道,吃上一口东西真不容易!”


  姜沃提起来还有一肚子苦水呢。


  这口炒锅差点就回不来了,因遇到了拦路虎李淳风。


  且说李淳风此人,标准的天才人物,不但星象家、风水家这种本职工作做得好,触类旁通别的方面也很出彩。


  比如以他腹中诗书文章,拉去国子监做个老师教生员也是没问题的;再比如这动手能力,他对浑天仪改造出的贡献,可不只是理论上的,还有物理上的亲手改造。


  他闲了还会画设计图纸,甚至会自己动手制作各色机关枢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李淳风这里就很顺当:他是一边利其器一边善其事。


  连姜沃现在用的卦盘,都是李淳风亲手设计打造,自己年轻时用过一阵子,后来传给关门弟子的。


  阎立本曾跟姜沃感叹过:“李仙师的本事,若是肯来我将作监,这少监的位置让给他也不是不可以哇!”


  他光想画画不想管理这将作监了。


  李淳风是做师父的,又只收了一个弟子,难免想徒弟将自己所有本事都学了去,免得将来失传。


  但姜沃一来年纪小,要专心于天文风水,其余还未及学;二来,李淳风素日摆弄机关巧物之时,觉得弟子似乎不太感冒,远没有学卦象来的专注。


  正有些遗憾呢,却忽然听将作监的熟人说起,姜太史丞请他们帮忙打造器物。


  说是做了大铁圆盘和一支方头铁杆,给李淳风惊喜的:这样大的铁盘,莫不是她要研作新的用来占星的星盘?


  于是面上不说,私下里分外关心。


  结果关心到最后,发现小徒弟做的并不是星盘,而是一口锅!


  给李淳风气完了。


  不顾自己熬夜勘星的疲倦,当即把姜沃叫到静室里去,拉上袁天罡要一并给徒弟考试。


  严肃认真地考试!


  李淳风特意不问近来教授的《星经》,却将三四年前教过的知识拿出来问。还特意问的刁钻,不挑书本子上有的,只挑自己口授私传的。


  袁天罡依旧在一旁卧着,一派高人模样,心里却都想着,若是小徒弟答不出来,怎么给她求情了。到底还是十几岁的孩子,除了日常学习,还要应付外头的官场,能不出错已经很好,这些生僻不常用的兆象,她忘了也是有的。


  谁料姜沃都答了出来。


  而且她没有作弊,并不是通过‘小爱同学’存储在系统里的知识来应付李淳风,而是就背过了,背熟了,日日不敢忘。


  她知道,在如今的官场,她想要站住,必要专业素养过硬才行。


  若是她的专业马马虎虎,就会被同样马马虎虎的男人取代。甚至她要是九十分,也会被七十分的男人取代。


  唯有她做到一百分,才能守住自己的位置。


  所以两位师父传授的东西,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常日复习从未放下。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熟能生巧也是正理,若是背都背不熟,再不能巧用。


  别的书籍姜沃都能存起来,等着想用的时候再去搜索,唯有本家知识不行。她要不停的熟练,再熟练,才能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程度。这跟存在系统里的其它书完全不一样。


  见她学的如此扎实,李淳风的气倒是平了。


  姜沃又乖乖道:“我能做官,正因是师父们的徒弟,故而再不敢懈怠,给师父们丢脸的。”


  李淳风的脸色已经人如其名如沐春风起来。


  袁天罡适时在旁道:“学的很不错。”


  “好了,淳风,人生在世难免吃喝二字。且咱们自打收了弟子,新鲜的吃食就没断过,可见孩子孝心。”


  至今袁天罡早起吃粥都要配茶叶蛋,天越冷他越高兴,因可以把蛋多泡几日不怕坏更进滋味。


  李淳风也就露了笑脸:“好吧,既如此,这锅与铲还你,赶明儿亲手做两道小菜给师父们吃才好。”


  到底又嘱咐道:“这太史局内也有几个匠人,专供我使用,你下次再做什么小东西,不必去将作监了。”


  可别去将作监请人家打锅啦!


  姜沃这才把炒锅拿了回来。


  媚娘听说这么不容易,就道:“那咱们去厨下吧,你这锅也奇特,总要告诉李厨娘怎样做,再者你也学学,好亲手做两道孝敬两位仙师。”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姜沃真正要在唐朝用炒锅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伟大的话。


  炒菜要好吃,一要火候,二要油,三要调味。当然,在这些诀窍之前,最基本必不可缺的还要有铁锅和铁铲,以上,都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


  首先铁器就极为值钱,现代随手能买到的菜刀,在古代寻常人家都属于一份要紧财产,一定要保存好的,更别提那些珍贵的用于耕种的铁器。


  国家对铁器也很看重,大唐冶炼技术是当世第一,许多番邦使团包括倭国使团、新罗使团等来朝拜时,也有想购买铁器私下运回去的。均被查处禁绝,比卖粮不卖种查的更严。


  这样的精铁炒锅,一般人家实在也没有财力购买。


  再者便是火候,寻常人也不像宫里一样,大灶小灶有的是,还配烧火丫头小子。再及油盐酱都是昂贵之物,俱李厨娘道外头煮菜舍得放足官盐的就是好人家啦,什么大酱与荤油都得过年才吃一回了。


  除非生产力继续进步,否则炒锅是很难流通开来了。


  甚至在皇宫贵族里也流行不开,因炒菜还有个致命伤:要吃个新鲜热乎。


  宴席上头,焖菜炖菜放上一个时辰还能吃,炒菜滋味却就失尽了。


  姜沃在厨房呆了片刻,就已经判断出,只怕炒菜只能是小众产品了。


  “这锅模样新鲜,太史丞教教我,咱们怎么做哇!”李厨娘是厨房的行家里手,见了新鲜的锅碗瓢盆就喜欢。


  说起炒菜,姜沃脑海中冒出了最常吃的三道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土豆丝、辣椒炒肉。


  然后发现:西红柿,明朝;土豆,明朝;辣椒,明朝。


  总之就是统统没有。


  姜沃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