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的食物,其他的买的都不多?”王大娘瞅了她一眼,说:“你不知道啊!明日是探春宴啊!”
白若若歪了歪头:“探春宴,那是什么?”
旁边的张大叔也乐了:“你这丫头,怎么好像不是本朝人似的,探春宴年年都有,连续三天,城里的人们出去踏青赏玩,郎君小姐们举家出去踏青,也有一家人出去的,明日没有限制,谁都可以出城,宵禁之前回来就行,也是托这个福气,我这几天的生意都特别好!”
原来是这样。白若若若有所思地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十分快速地旋完了碗里的汤饼,跟王大娘张大叔打完招呼之后,就收拾摊位走了。两人还在疑惑,离收摊的时候还有一会儿,怎么白若若走的这么早。
刚才在吃汤饼的时候,听他们说道探春节,家家都要去踏青赏玩,白若若很快就窥探到了商机,要是明天做些和春色相符的新鲜吃食过去,踏春的人们肯定是不会吝啬银钱。
不过关于要做什么,白若若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她早早地收摊回去,然后出门,到市场是仔细地逛逛,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灵感,让她能想出明天要做什么东西。
白若若挎着篮子,一路走到市场去。本朝的卖的东西也不少,甚至还有些现世都没有的东西。光是水果,就有梨子,红枣,乌梅,早杏之类,甚至还有去年冬天存储在凌阴里的西瓜。蔬菜也有新鲜芥菜,油菜,鹿角菜,芫荽和水芹等物。
不过看了一圈儿,白若若还没想到要买什么。走着走着,她就走到了粮铺门口。
店小二正在门口叫卖:“新鲜的澄面粘米粉,便宜卖了!!!”
白若若忽然灵机一动,不如明日探春宴的时候,就做个钵仔糕好了。她称了不少粘米粉和澄面粉,又买了红枣,干桂花,绿豆,红豆和梨子。想到院子里的菜园子还空着,白若若又买了不少种子。买完了这些东西之后,差不多花了五十多文钱,十来斤沉的东西,白若若把它们带回家的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如今她只有一个小摊位,做起活计来,家里家外也也都只有她一个人。因为不知道古代人的口味,白若若特意准备先做些钵仔糕,先带着给张娘子尝尝。
钵仔糕本来是广东那边的小吃,算是寻常甜点。只不过因为古代的交通一直不便,所以才没有传入中原,以至于到清朝的《台山县志》才有最初的记载:“钵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船就之。”
如此不远万里地乘船到带来这东西,可想而知确实很受欢迎。而且这糕点制作简单看着美观,味道也不错,自然是更受欢迎一些。
若若想昨日一样,又到了船老大的府邸。进入厨房之后,下人们有像往常一样,离开了厨房。白若若手脚麻利,先是把一直乌鸡炖在砂锅里,然后在大锅中加满水,加入枸杞生姜之后,隔水炖上乌鸡。这样做出来的乌鸡肉质细腻软烂,还不丢失营养。
乌鸡炖上之后,白若若开始动手准备做钵仔糕。粘米粉和澄面粉以为一比五的比例混合,加入清水搅拌成米浆,要搅拌到一点残渣也没有。然后再起火热锅,加入砂糖和少许水,融化在锅内,熬成糖浆之后,加入两勺米浆,在锅里搅拌均匀之后,在放入米浆中,生熟浆就做好了。
然后再准备十来个瓷碗,在底部抹油,然后放上红枣,梨子,绿豆沙和红豆沙,倒上米浆,大火蒸一炷香的功夫左右,半透明状的钵仔糕就做好了。用竹签插入碗内,取出来放到碟子里,又省事又好吃。
白若若把鸡汤端出来,又趁着余温做了一道清炒马兰头,盛了蜀州特有的风味泡菜,送到了张娘子的房中去。
张娘子看到了赶来的白若若,昨天多亏了这位厨娘,她才有了好胃口。她笑说:“白小娘子过来了,我还想着你昨日给我做的枣泥山药糕呢!”
“娘子,今日我还给你做了些新糕点。不过要先等吃过饭之后,再用点心。”
张娘子的气色看着比昨日好一些,想是能吃下东西的缘故。白若若把饭菜摆在了桌上,一一介绍道:“张娘子,这是乌骨鸡汤煲,这是五香清炒马兰头,这是玉田粳米饭。”
最后,白若若才指着桌上的几样钵仔糕,道:“还有点心,这是钵仔糕。”
果不其然,刚一放上去,张娘子的眼神立刻就被这好看的点心吸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