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结局章 撒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来也好笑。

    在墨赫南侵之前,众官是不可能接受女帝陛下的皇夫手握实权的。

    当初女帝登基之前,早就下聘的未婚夫不过是伏虎军的副指挥使,老臣们的唾沫就把几个托孤大臣淹没了。历代皇朝外戚专权的故事被他们翻来覆去在折子里演义来演义去,似乎女帝一登基,林睿便要谋朝纂位一般。

    逼得那托孤老臣连夜拜访林睿老爹,一番劝说之下,林家决定退婚保命。

    否则,林睿就只能辞去所有军职,顶多在金吾卫领个副职,但一辈子也别想出禁宫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女帝失踪之后,顾维朗的强势让他们既敬且畏,还让人不大看得懂。

    顾维朗手握控鹤、江南两军兵权,潭东军虽不是他名义上指挥,但从都虞侯到指挥使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人,伏虎军反叛重整以后,也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选的人。

    可以说,他的实权、人脉、威信,早已势倾朝野。

    更何况,他与先太子、先皇后一脉的渊源深厚,弘王一直都在他羽翼庇护之下,他扶立弘王,在弘王十六岁之前,作为摄政王独揽大权是顺理成章的。

    甚至,都不需要他暗示,女帝失踪第七日,便已有众多请立弘王的折子雪片一般往上递了。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一直压着不理。

    一开始,众官以为他是搞三推三让那一套,锲而不舍地提议。

    直到两个用词露骨的文官被以忤逆犯上之罪而被贬蛮荒之地,众官方才惊疑不定地收了声。

    这么多议论,他只说了一句:“陛下会回来的。”

    但明明那么多双眼睛,看见陛下与墨赫王厮斗落海,如今迟迟找不到,定是凶多吉少。

    不立弘王,又把持朝政,莫非他想直接夺权?如此心急,吃相未免过于难看吧。

    可是他又并不恋权,甚至着手开始施行各厢军调防制度,为此将控鹤军、江南军的兵权都让了出来,为的便是杜绝“一军只听令一人”的隐患,将兵权真正归集到朝廷。

    自削羽翼之后,他又着手抽丝剥茧,将南萦国暗中支持伏虎军谋反的罪证一一落实,借机实行削藩、革除分封制度,得罪了了一大批宗室。

    每日里除了处理军务,便是不知疲倦地处理公文,还插手工部水利、农学院育种等琐碎之事,累得几次晕倒了。

    如此自削羽翼、树立政敌,也不知为了什么。

    总不能,真如传闻所说,是爱慕女帝陛下,伤心欲绝,不能接受陛下已薨这个事实吧?

    众官看不懂,也不敢言语,只得闭紧嘴巴,也每日只埋头做自己职内之事。

    如此下来近三个月,竟也没出一点乱子,甚至战后民生有了恢复迹象。

    忽一日,女帝竟然回来了。

    整个京师都沸腾了。真真是天佑大历,女帝陛下是真龙,果然有神灵庇佑。

    原本女帝遇险,众官心中也是十分悲痛惋惜的。原先各种荒唐昏庸的皇帝,经过叛军一事后,竟然懂事起来,勤政爱民,御驾亲征连连大捷,为了跟墨赫拼命,把自己都搭上了。

    当时众人都准备好一肚子的悲悼之词了,慑于顾维朗的淫威,不敢说不吉利的话。

    如今,这满肚子的话,终于可以写在称颂之词中发泄出来了,于是各种花式深度彩虹屁折子堆满了龙案,有劝陛下四处封禅告慰先祖的,有请陛下给自己加尊号以昭显功绩的。

    还有深谋远虑之人,劝陛下早日充盈后宫、开枝散叶的??这么好的皇帝血脉,还不得赶快流传下来,日后生个同样懂事的小皇子、小皇孙,大历皇朝千秋万代,都有圣明之帝,才是百官万民之福呢!

    如此,皇夫人选,似乎只有那么一个了。

    皇夫不能有实权,这事也没人敢提了。

    毕竟,谁敢当着这权倾朝野的将军面,提议让几个身家清白、未入官场的世家子弟伺候女帝陛下?

    再者,冲着女帝失踪后,他不恋栈权位,反而一力稳固了朝局这事,众官似乎也不大好说出口让他辞去官职,每日只困于禁宫。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