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专题华夏黑月光4二凤始皇是怎么(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但上位者总是容易忽略一些小人物。大才自己确实投诚了可他们身边难免有一些仆从是心向故国的。
哪怕这些仆从自己得不到太多的消息在楚国的支持下向外继续扩张势力、拉拢其他大臣也不算太难。
楚国就是借着这些人依然获得了不少秦国的重要消息。
这种事情但凡换到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显得很离谱但是在先秦时期就很正常。这里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大家都是很现实的人。
堂堂一国丞相送点金银财宝就能让对方帮忙向王上进谗言你敢信?
还有什么派个人游说相国“王上宠爱大将军更甚于您”就能让相国反手坑死大将军。
以及两个国家的国相都想打某国担心自家王上不答应于是私底下密谈。回去之后忽悠王上说出五万人就能打等到一共十万的人派出去发现打不过也不要紧。反正打都打了王上还能不继续增派兵马吗?
先秦时期的人才确实很有本事
对付这些人就不能太和他们打成一片。
要么保持作为王上的威严让底下人不敢搞
小动作,比如始皇那样。要么就是直接不当人,不给下属坑自己的机会,要坑也是自己坑他们,比如刘彻这样。
李世民就是吃了太信任别人的亏。
所以灭完六国之后,他又一次栽进了同一个坑里。
当时大秦朝堂上老调重弹,提议分封诸位公子。分封公子不是重点,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分封功臣。
就像西周开国时给姜子牙分封齐地那样,灭六国的功臣们谁不想当诸侯呢?
李世民或许对于那些非长孙皇后所出的儿女们没有太多的偏爱,但是面对跟着自己出生入死一起征战沙场的武将,他很难冷得下心来。
可李世民也知道,诸侯国的权利太大了,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就不好处理。
所以李世民选择了折中的方案。
封地可以给,但是只给食邑,不给超过中央的权利。
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基本上封国内部不受中央管辖,只听诸侯王的话。然而李世民却规定诸侯王只在封地有一定的特权,不能越过中央。
这样的封地乍一看似乎问题不大,但不是所有功臣都通情达理的。
有些人觉得能多个封地总比没有好,大秦的爵位无法世袭,封地好歹可以传承下去呢。
也有人恃才傲物,对此不满。他们认为凭什么当初跟着姬发打天下的臣子可以成为一手遮天的诸侯,他们却不行?
知足的人总是少数,有的人你对他再好,他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在心里埋怨你。
很遗憾的是,这时的李世民还没有经历过来自侯君集的打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功臣的心生怨怼还不是最麻烦的问题。
??功臣都分封了,不能落下公子吧?
诸位公子于是都拥有了自己的封地,不一定是很富饶的地方,但也总比没有要强。
再贫瘠再小的封地也是封地,而偏偏始皇的后宫全是六国女子。
这里头有一些是正常途径纳进来的,比如刚开始和楚国联姻,也就是后宫中的那一拨楚系贵女。
还有一些是灭六国时顺手收的战利品,比如各国公主,甚至是原六国国君的姬妾。
前者本来就是联姻,心里向着的是故国。秦楚联姻这么多年来,也没出几个和秦国一条心
,可见这些后妃的信念有多坚定。
而后者则身负亡国之恨,真的不想复国吗?现在她们只要生了儿子,儿子就能拥有封地,这不是天然的复国大本营?
唐朝时期的李世民取了隋炀帝的女儿,和对方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没起造反复国的心思,反而是被人诬告谋反,那算他运气好。
但是先秦时期可不一样,哪怕是公主之子也不一定就把自己当秦国人。要是有本事争夺皇位的还好,发现自己争不到的,很大概率会选择复国这条路。
毕竟在大秦当个没多大自主权的封地之主,当然没有直接当实权诸侯王舒坦了。
到时候复国成功,他们就可以认定继承皇位的兄弟也只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诸侯王之一,而非大一统的天子。
属实是:我当不了天子你也别想当,大不了大家一起当低一级的诸侯王。
先秦时期早有过类似的操作。
比如抢不到国君的位置就跑出去分裂国土,宁可把国家分一半,也不让兄弟占据全部领地。
大家一起从大国公子变成小国国君。
大局为重?去你的大局为重,我只在乎我自己的利益,谢谢。
李世民把防备的重点放在了武将上头,毕竟这一代的武将和他出生入死,是可信的。但是再往下一代、下两代、下三代呢?
没有封地的话,这些武将不必过于防备。但是有封地就不一样了,封地可是造反的资本。
哪怕他没有给武将在封地佣兵自重的权利,也很难保证有些人会不会偷偷摸摸征募士兵,企图搞事。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世民不仅得处理天下一统后的遗留问题,还得想办法限制有封地的武将,防止他们的后代生乱。
可是武将闹事实际上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迫在眉睫的危险反而是有封地的公子们。
李世民并没有察觉到公子们的异动,毕竟他从不怀疑自己的孩子,而且他实际上也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们相处。
又不是观音婢生的,这些孩子对他来说不算特别重要。政务繁忙,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