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三策!横跨太平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全本免费阅读.cc

    “目前局势还算明朗。”

    太子标抿了一口茶水。

    “下策我们要查出谁倒卖了粮食这些粮食最终到了谁的手中这应该不难刘先生的能力摆在那里。”

    “然后再以雷霆手段惩戒这些人将粮食收回来用这些粮食度过这个饥荒并不难但此计只能够惩罚一些粮商和官吏对于背后真正的人却是无伤大雅他们以后还会有类似的计谋出来针对我们。”

    老朱陛下点了点头此策最是不可取。

    抓到的无非就是些被推出来的棋子罢了那些幕后黑手却无伤大雅。

    “中策我们可以先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弄清楚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人到时候不仅仅将这些奸商一举歼灭还要将朝堂之上这些蛀虫也给扫干净。”

    到这一步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至少朝堂之上的蛀虫也清理掉了。

    老朱陛下眼中满是赞赏和欣慰笑着追问道:“那上策呢?”

    “至于上策就是以这个事情为契机我们不仅仅要让这些奸商倾家荡产让朝堂之上的这些蛀虫、奸商代言人给扫干净而且还要在钱财上彻底摆脱他们对我们的控制让我们掌握钱财话语权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再受到钱财的掣肘。”

    听到这话老朱脸上笑意更甚。

    “这些人之所以敢制定出这个阴谋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粮是现在饥荒时期最大的筹码没有解决粮食的问题我们始终还是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

    “现在第一批粮食已经到了明日粮食就可以进京灾区那边李太师正在全力赈灾我们手中筹码足够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反击了让这些奸商士绅倾家荡产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财源掌握更大的资源从而一步步摆脱他们对我们的控制。”

    老朱陛下向太子标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继承人啊!

    “事实上文和当初提出远征倭国本意也是为了海洋贸易。”

    “开海解禁与否都可以再议但海洋贸易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皇室手中俗话说的好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只要我们有皇家有自己的钱财来源和渠道

    在钱财上对我们进行控制。

    李祺随军出海的时候,太子标为什么不阻止?

    因为他清楚,李祺非去不可。

    海洋贸易这一快,纵观整个大明朝堂,衮衮诸公满朝大臣,都没一个了解的。

    最多不过是查看前宋的史料,看看能不能走前宋王朝的路子。

    但是大明情况与前宋王朝又有不同,如今北元仍旧在虎视眈眈,而且高丽首鼠两端,辽东还在纳哈出的掌控之中。

    所以,这一趟,李祺是非去不可。

    老朱陛下明白,太子标也明白。

    “说起来,那胡惟庸与陈宁去了辽东这么久,怎么不见半点动静?

    太子标意味深长地看向老朱陛下,问道。

    老朱闻言没好气地瞪了太子标一眼,道:“那纳哈出拥数十万众屯金山,在白城一带活动期间,自关内溃退自东北地区的故元官吏、将领及军队,不断聚集在纳哈出麾下,纳哈出的实力逐渐强大,现在估摸着有二十万部众,没这么容易解决的。

    “胡惟庸与陈宁已经潜伏了进去,准备与我军里应外合,就是还差一个机会!

    老朱陛下眼中闪过道道精光。

    “胡惟庸也是个人才。

    “假借自己被流放的名义,愤然加入纳哈出军中,为其出谋划策,现在纳哈出对胡惟庸可是言听计从。

    太子标听后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胡惟庸不愧是胡惟庸,做过大明丞相的人物。

    就算被流放去了辽东,还能在敌军里面混得风生水起,难怪文和对他念念不忘了。

    正当此时,门外突然走进来一名文吏。

    “陛下,太子殿下,大喜!

    “征倭王师大胜,倭国无条件投降,其两个国主与幕府大将军,此刻已被押送入朝,与粮食一同抵达了港口!

    此话一出,老朱陛下和太子标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这还真是意外惊喜啊!

    还不到一年时间,李文和就将倭国给推平了?

    “好!好啊!

    老朱陛下满脸笑容。

    “立刻将那些倭寇押解入京,朕要好好质问他们一番,区区三岛倭奴安敢如此挑衅我大明!

    说实话老朱陛下心里面还是有着不少火气全都来自于倭国南朝的怀良亲王。

    杀了自己的使者还在国书里面屡屡出言挑衅老朱没有火气才怪!

    太子标也是笑容满面。

    倭国投降了那文和应该要回来了吧?

    此时他心心念念的李文和正盯着海图陷入沉思。

    倭国打下来了下一步就是派人去探寻美洲大陆了。

    横跨太平洋本身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首先是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