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港来信[娱乐圈]第85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那是,他跟了商陆,越来越像神仙,不像我们凡夫俗子,还要拍点小情小爱。”



    应隐笑了一声:“我相信两位老师的剧本。”



    长长的茶台上,早已叠了一沓纸张,正是沈聆带过来的剧本。



    “只是初稿,你先看。”



    揭开封页,入目便是人物小传,开篇一行字写着:



    「尹雪青是一个妓女,在她三十五岁这一年,她同时拥有了一百万和一张晚期诊断通知书。」



    应隐花了两个小时看剧本。



    在这两个小时中,只有庄缇文和栗山、沈聆聊天。庄缇文偶尔还会瞥一瞥应隐,确认她的状态,但栗山和沈聆却是一眼未望她。



    他们好像很了解她,很懂得她,虽然在此之前彼此一次都未深聊过。



    庄缇文不知道,这是她素未谋面的、独属于光影的,电影人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早就神交已久。



    两个小时,窗外头的瓦蓝渐渐成了一种暗沉的橘,最终在暮色下变为深蓝的黑。



    移门推拉了几次,应隐不知道。闻到糖渍青梅的香味,还以为到了雪天里。



    炸天妇罗上了又下,冷餐定食盒从满至空,茶汤一泡接一泡。



    翻过最后一页,两行对话落在应隐心里。



    「你还没有告诉我,雪怎么会是青的。」



    「雪化了,你看见草,就是青的。」



    应隐缓慢地将双手捂住双眼,双肩颤抖,不知道是在叹息,还是在压抑着什么。



    庄缇文想关怀,被栗山一个眼神按捺下。他在教她,稍安勿躁。



    应隐过了五分钟才缓过神来,将剧本还给沈聆,又伸手很自然地抹了下眼泪:“两位老师,这部片,在国内过不了审的。”



    栗山失笑一声:“不错,你一针见血。”



    “戛纳新规,没有在国内取得放映许可的片子,不能参加展映。国内新规,没有拿到两证的片子,也不能出征海外。所以绕过审查直取海外的路,早就已经行不通了。”



    一部电影的成功上映,需要经过影片立项、内容审查和技术审查三步。



    在申报立项时,摄制方要向有关单位提交基本的剧情梗概和其他基础材料,总局会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给出立项与否的批复,以及修改意见。这是每个电影人都很清楚的一点。



    新规后,内地电影需要同时拿到开头龙标和纸质的公映许可证后,才可以出征海外。



    栗山颔首,承认道:“确实,我可以说,这部片,从立项上就注定困难重重。”



    他说得含蓄了,以当中的人物身份、感情尺度来说,基本难以立项。



    难怪以栗山的名望和地位,他只能给出屈屈百万片酬,难怪麦安言不愿意给她排出档期。



    而众所周知,栗山拍片是“核舟记”,精益求精,不介意花一年时间磨到极致。他上一部爱情电影,还是二十年前,为了让男女主入戏,让他们在一起相处了整二十四小时。



    不多,也不少,正正好好二十四小时,每分每秒在一起,一分一秒也不少。出来时,男女主演望向对方的眼神如酽到浓的茶。



    那对主角后来在一起了,再后来又分手了,随着这部电影成为影史记忆。



    “栗老师,您这部片子的出品方……”应隐问出第二个关键问题。



    “暂时还没有。”栗山点点头:“很难,你知道我们的市场只逐利,我们有很多钱,但这些钱只能用来赚钱,而不是分一点给艺术追求。所以我说商陆和柯屿是当神仙,因为他们有钱,可以保全那些信念。”



    他老神在在,垂眸浇着冷掉的茶汤:“古稀之年,为了最后一个想拍的故事,我也得求爷爷告奶奶。”



    席间静默了许久,应隐注视他,发现他确实看着比前两年老了。



    当初《花心公敌》征战戛纳,何等风光,后来《再见,安吉拉》折下金棕榈桂冠,栗山正是那一年的评委之一。



    那是属于所有华语电影人的荣耀时刻,他还意气风发,对媒体话筒说,光影世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要拍到八十八岁。



    “应隐,我不勉强,你好好考虑。从最开始,这部片的主角我就已经认定了是你,但缘分是你情我愿,双方共选。你要拒绝,我也不会怪你。”



    他最后说:“你是天生的体验派,这个故事非你莫属,我的心理医生也随时等候在侧。”



    第54章



    大陆籍导演直接绕过内地审查,放弃内地片场,直奔海外??这种事不是没有,但大部分导演和演员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明面上,当然不会有什么难处,也许主创团队会在海外频频得奖风光无限凯旋归来,但后续项目要想在内地立得稳、吃得开,就有些难度了。



    一些无形的壁垒将降下,它们透明而坚硬,让你左支右绌、无法对抗、亦无法呐喊。



    栗山愿意在艺术人生的末尾碰一碰这样的题材和尺度,一是仗了自己的地位和半生积累,想要硬碰硬,大不了硬着陆,二是都到了尽头边儿上了,还有什么好瞻前顾后的呢?



    “十一二年前,你还能跟着《漂花》一起到海外,十一二年后,差不多尺度的电影连立项都吃不准。”栗山掂起青瓷公道杯,脸上笑容未减:“可见诸事要趁早,想做就要做。”



    《漂花》拍摄那年,应隐刚满十七岁,扮演一个女高中生。有一次放学,她去同学家里借作业,遇见他做雕塑匠人的养父。同学暗恋她,由这次开始,常邀请她来家里写作业、对答案、讲习互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