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儒道争雄,法家遭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雒阳前往弘农的官道上,一队百余人的队伍快速疾驰着。



    去年荥阳会战结束后,董卓麾下二十万大军损失一半,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



    董卓回到雒阳后,便又开始了扩军。反正从河南尹抓来了许多壮丁,兵员多的是。



    后来皇甫嵩又率军东进,在河南尹边界处与西凉军展开厮杀。持续一年下来,双方各有损伤。



    而今董卓身死,盘踞在雒阳周边的西凉军,还有八九万人。



    广成关内,段煨麾下两万人,正在抵御孙坚。



    陕县之外,李儒麾下还有不到四万人,正在围困皇甫嵩。



    雒阳外的两万西凉军,如今被张恒攥在手中。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了驻屯谷城的董越,麾下还有近一万大军。



    董越此人虽然姓董,但和董卓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也不是此次的主角。所以张恒并不打算先和他会面,便直接带人绕过了谷城,直奔陕县而去。



    董卓已死,李儒也就没了任何指望。所以张恒此行打算以劝说为主,自然不用带多少兵马。



    当然,若李儒冥顽不灵,那就只能动用雒阳的大军,跟皇甫嵩来个两面夹击了。



    反正雒阳在自己手中,粮草命脉被断,任李儒有鬼神之能,也不可能有丝毫胜算。



    七月盛夏,正是酷暑难耐之时。



    顶着日头前进一会儿,便有脱水中暑的可能。



    眼看日当正中,张恒下令暂停行军,前往树荫下休息片刻。



    “文和,李文优此人,你有多少了解?”



    听到这个问题,正在喝水的贾诩沉默了。



    对于李儒此人,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唯一的一次出场,还是出手毒杀刘辩,此后再无事迹流传。



    可穿越过来之后,张恒通过种种事迹判断得知,李儒此人绝不可能如此简单。他应该是董卓集团的核心,甚至是董卓的股肱之臣。



    后续的事实,也印证了张恒的猜测。



    但对于李儒本人的性格,张恒就不太了解了。



    见贾诩沉默,张恒笑道:“怎么,文和也说不好?”



    “不是说不好,只是……李文优此人,实在太过执拗,不好以善恶品评。”贾诩叹了口气,面色复杂道。



    闻言,张恒却来了兴致。



    “反正闲来无事,文和不妨仔细说说。”



    贾诩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长史应该知道,前汉初年的那场儒道之争。”



    “嗯,此事我倒是略有耳闻。”



    张恒也点了点头,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说起西汉初年的儒道之争,也算是一段公案。



    意识形态这玩意儿,必须服务于统治者。而统治者选择意识形态,又是看当前的局势需要。



    所以说,如果一种意识形态被取代,那它一定是落后于版本了。



    这个道理,放在西汉初年,也一样适用。



    在经历了秦末大乱之后,汉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统治者便以道家衍生出的黄老无为思想,作为治国方针,历经文景两代,国力渐丰。



    然后,大汉王朝的百姓们,就迎来了一个活爹??汉武帝刘彻!



    倒不是说黄老思想不好,只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想清楚。



    攒家底是为了干什么?



    若放在普通人家,自然是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严。



    放在国家层面也是一样,汉武帝本就是锐意进取的性子,见府库中有堆积如山的粮食钱财,难免把目光看向了北方。



    就TM你叫匈奴是吧,给爷死!



    为了打动战争,胖揍匈奴,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其中就包括了意识形态的变更。



    道家思想适合休养生息,却并不适合开拓进取。



    于是,能辅助中央集权,加强皇帝合法地位的儒家,就此粉墨登场!



    董仲舒把孔子的儒家学说调教了一遍,以君权天授为卖点,直接端到了汉武帝面前。



    武帝大喜,当场奉为圭臬!



    儒家得势之后,便把道家逐出了庙堂。



    当然,也仅限于此了。



    毕竟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且之前得势的时候,可没有对你儒家赶尽杀绝。



    但其他派的学说嘛……



    不好意思,我儒家不是针对谁,我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