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怨也不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进入巴蜀以后,道路两边平原逐渐减少。



    巍峨高大,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如利剑般直插云霄的翠峦青山,出现在眼前。



    道路蜿蜒曲折,难行许多,有些在悬崖峭壁上,有些需要翻山越岭。



    唐诗有云:



    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



    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这是除李太白《蜀道难》外,唐朝诗人张文琮,一首写蜀道的诗。



    讲的是蜀道地形的凶险。



    幸好青城派众人,都是武林中人,练有武功,体力比普通人强了不少。



    所以蜀道对于他们,虽有些难度,却不至于太过艰难。



    这日。



    他们来到了都江堰旁的县城。



    灌县!



    他们在前往福州城前,正是从这里取了马匹,正式出发的。



    将马匹全都还给马肆后,楚源他们再次来到都江堰旁。



    “师弟,难得下山一趟,你不准备回家,去见下你的家人吗?”



    站在都江堰岸边,看着江水滔滔,川流不息的都江堰,在等待船夫撑船过来渡口载众人过江时,余沧海对楚源道。



    “回家见家人……”



    楚源一时间情绪复杂,陷入沉思。



    四年没和家人见面,他已经连爹娘和几个兄妹的样子,都忘记长什么样子了。



    在青城山上修道习武的这四年,楚源他爹楚樵也曾到青城山上,来找过楚源。



    但是楚源却对他们没什么感情,再加上他是穿越者,不想和家人过多接触,让他们看出端倪,发现自己儿子兄弟,已经换了一个人。



    楚樵来找楚源的两次,楚源都没有露面,被松风观的道士给挡住了。



    楚樵以为楚源还在因为将其送到山上当道士的缘故,在心里埋怨他们,所以也就默默地离开了。



    “怎么了,师弟,你是因为你家人,将你送到山上的缘故,所以对于他们心有埋怨?”



    余沧海看着楚源神情道。



    “怨!”



    楚源想了想,又补充道:



    “也不怨。”



    之所以说怨。



    是因为父母,终究将他送到青城山上,出家当了道士。



    虽然因为家里的客观条件,必须有一个人出家当道士,全家人才能都活下来,但是为什么上山的人非得是他?



    幸好楚源是穿越者,对于这?世界的家人没什么感情,看得也更豁达一些。



    所以他说不怨。



    不过。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正因为他的家人,将他送上青城山,才让他有机会拜入青城山练武,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不然的话,若是将他留在家里。



    即便日后他想要习武,拜入青城派这样的大派。



    可是江湖大派收徒时,对于门下弟子的身世清白,考虑得很是慎重,恐怕要花费不少周折。



    “这次就不见了吧,等过两年,我再回家见爹娘亲人。”



    楚源说出了自己打算。



    现在他年龄还小,如果回家的话,难免和家中牵扯上关系。



    等过个两年,他稍微长大些再回去,他和家人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有句话正好能形容,楚源希望和这个世界家人的关系。



    那就是一别两宽,各自安好,谁也别打扰谁。



    “行吧,这看你,不过我们青城派产业不少,以师弟?如今的身份,自然不能让你家人受苦,师兄觉得可以适当帮助一下他们,让他们生活更好一些。”



    余沧海对楚源道。



    “那就麻烦师兄了,稍微帮忙照顾一下就好。”



    楚源对余沧海也不见外,答应下来。



    他也是青城派弟子,自然用不着和师兄余沧海见外。



    相比起山下,几乎没怎么相处过的家人,楚源感觉青城山上的青城派众人,外加紫云老道,才更像自己的亲人。



    虽然余沧海在原剧情中,是一个嗜血反派。



    但是谁让他这个师兄,对于自己这个师弟,这么好呢!



    楚源只能因为自己的出现,尽量让师兄余沧海,以及整个青城派,避免走到原本错误的道路上去。



    “不麻烦,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见楚源毫不客气地答应,余沧海看上去很是高兴。



    这说明楚源,没把自己当作外人。



    “爹,师叔,船来了,我们上船吧!”



    就在这时,旁边的余人彦提醒。



    楚源和余沧海回过神来,果然看到三叶木舟,已经停靠在了渡口。



    “走,我们回山。”



    看船来了,余沧海一挥手,青城派弟子纷纷上船。



    ……



    大邑县。



    槐树村。



    距离青城山不足百里,位于河面宽阔,足有三丈出头的金马河边。



    村子背山面河,村里百姓,平时都以耕种金马河南岸的田地为生。



    村子人口不多,只有不到两百户人家。



    因为靠着金马河,再加上蜀地气候温润,槐树村的百姓,忙时耕种自家田地,闲时去河里打捞一些渔获,这日子也算能过得去。



    此时夏季刚刚过去,气候变得凉爽了些,半个月前还下了一场大雨,让金马河的水位涨了不少,水面也变得有些黄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