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白经天小修(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机告发太子、齐王二人秽乱后宫,为自己辩解道,“我无愧于大哥、四弟,而二人却屡屡害我,这简直是替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些叛贼报仇,如果我就此死去,九泉之下,见到王世充这些叛贼,实在耻辱。”李渊听后大惊,“朕明天就审问此事,此事你应该尽早来告诉我。”不知是被李世民的话触动,还是忆起太子两人下手的狠辣,李世民从不主动戕害兄弟,总之这件事就这样轻轻放过。
对于“秦王当天下”这件事,李渊不说生气、担忧,直接就要去查太子两人秽乱后宫这件不大不小的事。
皇位和妃嫔孰轻孰重,谁都知道。李渊竟然会因为这事而放弃诘问李世民,由此可见李渊还是想继续用秦王制衡太子。】
天幕上,身穿龙袍的中年男人高坐殿堂,下面跪着英武的青年,脚边散落着一篇奏折。
天幕下,众人心情微妙。
【李世民决定在太子二人被李渊召入宫中,在太极宫玄武门前下手,这就是由太白经天为导火索的玄武门之变。
其实李世民不至于如此心狠,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的“昆明池兵变”,已经被安插在太子府内的细作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集团在利益的驱使和生命的威胁下,所做出的反击之举。
李世民已经够能忍了,经历过太子谋反,李渊许诺他平反后,改立太子,没有实现,反而各打一大板,将罪责归咎于兄弟不睦,贬谪了太子和秦王府内的属官。
李渊设场围猎,太子用马谋害李世民,李世民说出就凭他们也想害我,却被太子诬告成,“上天授命于我,怎么舍得我白白去送死呢。”又是被一顿痛斥。
太子设宴毒杀李世民,被叔父李神通救走,李渊没有责怪太子,只是给李世民设置天子旌旗,以兄弟不睦为理由,让他离开京城。
为了不让李世民逃脱他们的掌控,太子二人使计将李世民留了下来。
太子二人接着诬陷李世民手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将他们斥逐出秦王府,再加上李元吉索要李世民的将领,李世民已经被逐渐架空了。
加上刚才说的昆明池兵变,对应玄武门之变,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结果了。
那么对于玄武门之变,李渊是一点都不知道吗?这个就无从考据了。
总之,这件事情有两个疑点,第一个就是太子二人即将进宫前,与他们交好的张婕妤暗中递消息,告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如此隐秘的事情,张婕妤是怎么得知的消息。
李元吉建议李建成称病不去,可李建成倚仗京城防备森严,加上李世民多年忍让,自忖李世民是个妇人之仁的人,没有在乎李元吉的意见。
二是,当李世民就在宫门外对太子二人下手,又是动兵,又是喊打喊杀,李渊竟然还能在宫里的池上悠然泛舟,直到事后,看着带兵甲进来的李世民等人,才惊觉宫变了。
而且李渊召太子二人进宫是来审问他们的,怎么突然跑去泛舟了。
这场玄武门之变最后的结果就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当场射杀,李世民谎称二人想要谋反,他是来勤王救驾的,李渊交口称赞,不谈太子二人身亡一事。
三日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三月后,李渊退位让贤,李世民尊李渊为太上皇,成为唐朝第二个皇帝,玄武门之变就此落下帷幕。】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李世民和属官们面面相觑,他们好像跳过李渊让李世民离开京城,秦王府被架空这两个事件,直接来到玄武门之变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到自己死的凄凉,正在无差别发疯。
李渊却是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没想到最后的赢家还是李世民。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
距离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三年,太上皇李渊要求迁出太极宫,搬到大安宫。
在临行的几日前,天幕突然出现,李世民以为这是上天不让李渊迁宫,匆匆跑来阻拦。
没想到天幕里出现影像,两人就这样看完了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
“他们是你的手足兄弟,你竟然如此残忍。”对比李渊面上的气愤。
李世民更多的是叹息和感伤,“大哥、四弟害我多次,父皇但凡加以制止,也不会是如今的局面。”
天幕公开他偏心太子的恶劣行径,李渊本就底气不足,被李世民这么一说,李渊顿时哑口无言,只得装聋作哑,像是没听到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