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病气传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疗赶回单位上班,只有80分钟左右的时间治疗。



    陈瑾就需要保证在75分钟里刚刚烧完三壮或五壮,然后温度比较适合的余热保持三四分钟(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适当延长),收尾清理工作一两分钟,整个过程刚好80分钟。



    陈瑾选择制作每个能烧25分钟左右的较大艾柱。



    如何能让一个艾柱刚好烧25分钟,那就得从艾绒的质地、量和捏成艾柱的紧实度来调控。



    对此,陈瑾是熟能生巧,做起来毫无难度。几分钟后,三个大艾柱就做好了。



    看看时间,才十二点零三分,陈瑾打算闭目养神片刻。



    快到十二点半的时候,李雪兰才缓缓来到仁泽堂。



    她中等身材,容颜姣好,淡妆施面,扎着丸子头,上身穿一件浅绿色的灯笼袖印花丝质衬衫,搭着一条白色百褶长裙,配一双白色坡跟凉鞋。



    这是李雪兰的第5次治疗,上一次是上周二。上周五刚好是在例假期间,没来。



    “吃完午饭多久了?”陈瑾习惯性地问道。



    针灸既不能空腹也不能在刚吃完饭后。



    如果刚好吃过饭,最好间隔半小时左右,给脾胃足够消化食物的时间,否则要么影响消化,要么影响针灸疗效。



    李雪兰时间紧迫,为了争取更多治疗时间,陈瑾要求她午饭后至少20分钟才开始艾灸。



    “十二点零三分就吃完了,今天自带的饭。”李雪兰说道。



    “好,那准备好开始脐灸吧!”陈瑾带着她到了理疗室里。



    李雪兰和往常一样选择了西侧靠墙的那张理疗床,中午没其他病人,她也没拉上帘子,躺在理疗床上,掀起上衣,把百褶裙的松紧带往下退了退,露出了肚脐。



    陈瑾熟练地在李雪兰腹部盖了一块有个小洞的白色毛巾,小洞正好将肚脐露出来。



    随后将面碗放在她的肚脐上,面碗底座的小洞与肚脐眼对齐,填上月经不调专用的脐灸药粉,放上艾柱,点燃,打开排烟扇……



    李雪兰看了看时间就将手机放在旁边,闭目休息。



    陈瑾则在旁边守候,以防她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一个翻身,艾柱跌落引发什么事故。



    实习期间意外出现的灸感同步感应,让陈瑾能够感觉到李雪兰身上的灸感。



    四五分钟后,李雪兰的肚脐下才微微出现一点温热。



    坐在她旁边的陈瑾肚脐处也出现了这种微弱的温热感。



    经过几次脐灸,她发现这温热感出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快。



    李雪兰第一次脐灸的时候差不多十五分钟肚脐处才感觉到温热,陈瑾也是十五分钟左右肚脐处出现温热感。



    陈瑾静静地体会着灸感,以及李雪兰身上的一些其他变化。



    又过了五六分钟,陈瑾的整个小肚子都开始温热起来。



    “看来她的寒气没那么重了。这次来例假肯定排出不少血块,晚点问问她。”陈瑾心里想着。



    之前做的四次脐灸,前两次温热感一直停留在肚脐周围。第三次做了一个小时左右小肚子才开始出现温热感。第四次做了三十多分钟才出现,这一次居然才十分钟左右就出现了。



    又过了十几分钟,陈瑾点上第二个艾柱没多久,忽然感觉到腰部发凉。



    “腰部又开始排寒气了……”



    陈瑾心里有一点点忧虑。



    以前她给人做艾灸,只能感觉到对方身上的灸感变化,能准确说出对方身上由于艾灸出现的温热感(灸感)传到哪儿了。



    可最近除了能感知对方灸感传导变化外,连艾灸过程中对方的其他症状也能感受到,这不由得让她有些担心??是不是病气入体?



    病气入体,或者说病气传导,这些词对于针灸科医师并不陌生。



    陈瑾在市中医针灸一科实习的时候,针灸一科的主任每次给病人扎完针都会甩一甩手。



    大四的时候在省中医东院针灸科跟诊,也见过带教老师有扎完针甩手的习惯。



    和许承跃关系很好的宋沁阳师兄,给人扎完针则有弹一弹手指的习惯。



    无论是甩甩手还是弹弹手指,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扎针过程中患者的病气通过针灸针沿着持针的手传导到自己身上。



    所以这些动作又称为“甩病气”“弹病气”。



    看似挺迷信挺可笑的,没什么科学依据,但信奉者不乏其人。



    如果给病人扎个针,病气就有可能传导至医者身上,那艾灸是不是也可能传导病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