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高高架起的龙门吊下是一群忙碌的工人,船坞被整齐的规划成了好几个区域,刚刚完成骨架的新船像泡澡一样躺在里面,任由这些工人们对自己进行‘附魔’‘打孔’和‘强化’。



    而在船坞外,还整齐停放着几艘巨型轮船,不过侧面并没有喷漆,船上同样空空如也,所以即使有人看见,也不知道这是干嘛用的。



    在这片船坞的另一侧,是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勤劳的兔子们拥有它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高约一百四十八米,大概五十多层楼那么高。



    而在这个龙门吊下,是一艘表面略有些磕磕碰碰的船。



    这就是几个月前搁浅的长顺号。



    它还能行驶回来简直就是奇迹。



    “保卫部的,我们受邀过来勘验,除了那个汇报问题的船工,其他人先清场。”



    梳着大背头的中年人站在长顺号脚下,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艘当初世界最大远洋船竟然发生了这么多故事。



    又是多少可爱的人埋骨他乡。



    事实上,当初参加追悼的人并不多,毕竟有些事情还不能现在披露,不过作为部门三把手,工作了几十年的王勇当然有资格,也有必要参加。



    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现场,明明是追悼十人,他竟然看见了六座特质的衣冠盒,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人在船上甚至连尸体都没能找齐。



    而在这些人的黑白相册前,赫然摆放了整整三十把他此前只在照片里见过的武器。



    ROL(Reaper of life)战术步枪。



    这种单支造价高达3万刀的武器,只能使用特制弹药,不但有火控计算平台和枪支弯曲的特性,额外配置的高端辅助装配才是它价格昂贵的关键。



    除此之外,平均每发子弹12刀的成本也让一般单位敬而远之。



    这种ROL战术步枪是对岸执行某些特种行动的标配,虽然前几年也偶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过,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真家伙。



    当然这不是重点,如果仅仅只是三十把比较先进的步枪,还不至于让他这种现场勘验出身的老技术员过来,毕竟前期的其他工作早就做的差不多了。



    重点是,有个曾服过役的老船工在这艘船上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



    长顺号。



    “领导,就是这,弹痕是从这开始的,我当时根据脚步和阵亡战士被拖拽的痕迹判断,这里就是那种武器的第一枪着弹点。”



    老船工显然也是个行家,凭借脚步和其他痕迹居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王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船舱最里侧的防水门边,赫然是一个被烧穿的小洞。



    正是粗心大意的南富贵不小心造成的。



    也就是从这次以后,他才养成了每次开枪前都要看几次有没有切错弹药。



    “现场保留的不错,你的猜测和我的也差不多,这里很可能就是第一枪。



    嗯,这里,这里应该是武器已经被使用者熟悉了手感,你看,第一枪的墙壁边有轻微的血迹,我看这里应该有人,然后被这种武器透墙击毙。



    倒数第二个房间,这里,着弹点更密集了,这说明什么?使用这种武器的人虽然是新手,但他很快就适应了新武器,说明很有射击经验。



    咱们再往前看,你看这。”



    王勇走到倒数第三个船舱,手指向墙面上是一圈着弹点密集均匀的小洞。



    “你们之前清理船舱,这里应该躺着不止一个人吧。”



    “对!这里当时有五个人!”



    老船工像是被说中了一样,忽然激动了一下。



    “五个?!”



    “对!五个!我记得清楚的很嘞。”



    看来这种武器的穿透性比自己想的还要强很多...



    半小时后。



    “差不多了,麻烦王老兵和我回去一趟签个协议,咱们都姓王,说不定几百年前还是本家。”



    王勇收好记录的相机,随后亲切的握了握老船工的手。



    “应该的,领导说啥就是啥,不过我得跟组长说一声。”



    老船工笑的很朴实,没想到自己就是多看了两眼,居然真的被自己发现不得了的事。



    ??



    就在南富贵还在香江和阿格隆扯犊子的时候,一份报告被放在了铂京某个办公桌上。



    这份报告其实并不起眼,白色的A4纸也没用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标记。就这么和其他报告一样整齐的堆在一起,完全按照送来的先后顺序叠放。



    老人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由于兔子们的日子不算太好过,家大业大的种花家事情也多,所以外部事物一般优先处理。



    这也是为什么长顺号一出事,这边立刻就能做出反应。



    毕竟都被人家包圆了,还天天只盯着自己那点地方,哪天被人揍了,疼半天才知道喊,那还不让外人笑掉大牙。



    ......



    “今天有点冷啊,你们也要多穿点,形象归形象,也要注意身体嘛。”



    “是!”



    又是个大雾漫天的清晨,老人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这几年来这个习惯已经深深印在他的骨子里,毕竟家大业大,各种事情处理起来也很繁琐。



    “欢迎收听晨间新闻,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



    在主持人清亮的嗓音里,拿着文件的老人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满意的点点头,有时还会不自主的敲敲桌子,似乎在思考什么难题。



    “哼,一大早就有好消息啊,我看你们呐,首都又想改名了,哼哼。”



    在众多文件里,有那么几个标红的被单独放在办公桌的另一边,薄薄的几张就像现在的兔子们。



    围着这些标红文件的是上面的红色印泥,左边的绿色文件夹,以及右边细长的笔筒。



    “长老,刚来的加急。”



    一个年轻小伙子略显匆忙的快步走来,由于办公的大门常年都是开着的,没法敲门的年轻人只能在门口喊一声才敢进来。



    老人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又看了眼办事员,舒展的眉头似乎是想起什么事情。



    “小郑,你今天不是休息?”



    那叫小郑的办事员闻言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休息的事大长老都了解。



    “啊,是,是这样,昨晚临时送来一份文件,里面不少东西还涉及到技术方面,我正好是学电子和物理专业的,就顺便看了看,没想到,一看就是一晚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