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明朝衡水中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得打小报告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太子劳民伤财,随意出宫。”

    “太子借着诗会文会结党营私。”

    “太子任人唯亲,随意赐给官职。”

    ……

    如此等等,小报告如雪片般飞到北方,永乐帝看了,写信大骂太子荒唐,私生活混乱,不知检点,不知爱惜身体,沉迷美色云云。

    看到永乐帝指责自己的私生活,太子反而放下心来。比起上次画重点,心平和气的要他“虽有小过勿需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令他毛骨悚然,压力大增,这种酣畅淋漓的大骂反而让他觉得安全。

    太子明知故犯,当晚搂着两个美人共赴罗账??本想宣郭良娣侍寝的,被郭氏拒绝了,说这个癸水没来,八成有孕。

    太子身体不好,但是生育能力惊人,汉王和赵王两个弟弟的孩子们加在一起只能和东宫打成平手。

    东宫即将迎来新生命,太子心情渐渐好转,私生活不检点,顶多被骂父皇几句,但不会让父皇怀疑他染指皇权,两害取其轻,骂就骂吧,挨骂又不会少块肉。

    后宫有彤史女官,东宫也有女官记录妃嫔的经期和太子的性生活,以保证皇室血统的纯净。

    太子妃看着东宫记录密密麻麻的小本本,女医前来复命,“微臣刚才给郭良娣把脉,是喜脉,只是月份尚浅,不是很明显。”

    太子妃大喜,简直比自己怀孕还高兴??郭氏侍寝没几天就怀上了,这说明太子除了双足病变,不良于行,但身体其他功能还是不错的嘛。

    太子妃去了张贵妃的延禧宫打招呼,张贵妃是后宫之主,不过她一个庶母,管不到太子房里去,但东宫要添丁,张贵妃不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张贵妃听了,说道:“这是好事,只是郭良娣月份尚浅,不易声张,等过了四个月,胎儿稳当了,皇上必有赏赐。”

    太子妃应下了。张贵妃和太子妃一直都这样不咸不淡,有事说事,无事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张贵妃的兄长英国公张辅是汉王派系的大人物,曾经上书“废太子”,但是太子妃曾经出手为张贵妃解围,压住两个小姑子永成公主和安成公主。

    两人要避嫌,不能走近。

    一旁胡善围听到东宫喜事,知道太子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并身体力行。

    此时汉王这个熊孩子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写小报告写到手软吧。

    其实到最后,每一个小报告都是一支插在汉王自己身上的箭。

    胡善围有些同情对此毫不知情的汉王了。

    永乐帝亲征,不在家,后宫至少少了一半事情,此时天色还早,胡善围已经无所事事了,张贵妃很

    是体贴,说道:“若无其他事情,胡尚宫就提前回家吧。”

    张贵妃和以前的端敬贵妃郭氏一样,在胡善围的调教之下,都从青铜变成了王者,且都封了贵妃,形同副后。

    张贵妃以前还从胡善围话里挑刺,找不痛快,好方便立威。现在两人配合默契,张贵妃对胡善围的态度为之一变,晓得她挂念妹妹阿雷,经常要她早退,回家陪妹妹。

    不过胡善围很自觉,她晓得女官能够住在宫外,就已经是例外了,她不能得陇望蜀,要求太多。

    胡善围说道:“微臣在宫里走一走,巡一巡,等黄昏再离宫不迟。”

    永乐帝亲征去了,宫里要稳当,胡善围会不定期的在各处抽查,以免生事。

    胡善围走后,张贵妃书写密折,告知永乐帝东宫郭良娣有孕,皇室要添孙的消息。

    写到一半,张贵妃心神不宁,搁笔,低头看着自己平坦的小腹,轻轻一叹。

    同样是出身京城勋贵豪门,同样是后宫举重若轻的嫔妃,郭良娣比自己还大好几岁,太子依然对她恩宠有佳,现在还有了身孕,地位就更巩固了。

    我娘家英国公是公爵,爵位比郭良娣的娘家还高一等,我亲哥哥是大权在握的英国公,郭良娣还在为弟弟郭?争取武定侯的爵位。

    论出身,我样样都比郭良娣强,可是我……我什么时候能够有自己的孩子呢?哪怕生一个公主也是好的。

    皇上并不好女色,北上亲征,一个女人都没有带。

    我为皇上守好后宫,等皇上亲征得胜回来,念及我的功劳,会不会给我一个孩子?

    张贵妃摸着小腹,顿生期待,目光都温柔起来了。

    且说胡善围在宫廷走走停停,即是抽查巡视,身边没有带侍从,只穿着普通女官服饰。

    皇上亲征快半年了,临走前封张淑妃为贵妃,张贵妃为报皇恩,越发努力能干,甭管前朝第一机要秘书解缙被贬、太子被训,空气有多紧张,张贵妃料理的宫廷是风平浪静,无人搞事情。

    胡善围看了荷包里的西洋怀表??也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玩意儿,郑和准备三下西洋,走更远的路,阿雷成了郑和的小跟班,帮忙整理抄录航海日志和海图,郑和给了阿雷很多西洋的好东西,在大明很值钱,阿雷手里的财富比胡善围的俸禄多,一副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赚钱养家的样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