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师董夫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司马子长语不惊人死不休,竟是借着“先知”身份说出了董仲舒毕生主张,他语气略微顿,举杯饮尽,继续说道:



    “先生此乃大义,但也因此得祸,子长坚信终有一日,先生所想必会为君王所取,先生所思必会为万民所懂。”



    老者听闻此言,先是一阵惊喜,而后略微恼怒,最后长叹一口气,说道:



    “听闻太史令之子自小便熟读《左传》、《春秋》,如今看来不是虚言。子长小友如此了解老夫所想,想必是太史令大人教导有方,这般年纪便精于朝中之事,将来定是朝堂之上肱股之臣,但也小心荒废了学业。”



    司马子长说出董仲舒心声,而董仲舒则惊喜于似是遇到同道中人,而后司马子长在这通往茂陵之地自报身份,又点出董仲舒因“天人感应”一说得祸被罢官,董仲舒自是想到主父偃这个无耻小人,继而恼怒。但如今郁郁不得志,也无可解之法,最终一口叹息,像是对太史令之子过于熟稔庙堂之事略带惋惜。



    而当初京师连遭大火,官居江都易王相的董仲舒欲上书武帝,想用天人感应来解释几场大火,认为这是上天对武帝的警告。不曾想主父偃趁在董府做客之机,偷走奏本,呈于武帝,武帝大怒,使得董仲舒罢官。加之“迁茂陵令”乃主父偃上书推动,董仲舒联想于此,不禁喜怒形于色。



    司马子长顾不上董仲舒心理变化,他只想去攀关系。没错!后世的太史公大人,今时的司马子长,只想和这位将来的大汉权臣套近乎,好使得将来某一天,让董大人帮衬两句,虽然董大人这身子骨扛不到自己出事那年,扛到自己出任太史令那天却是不成问题,到时候自己哭一哭,说不想当那太史令,想来董夫子念在今天,定会向武帝说上两句,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就能“置身事外”?



    想到这里的司马子长倒满杯中酒,猛然站起,双手举杯过于头顶,哗的一下跪下,大声说道:“恩师,请受我一拜!”



    饶是以董仲舒这种历经风雨的大儒,见到此举,也是不明所以。司马子长不给董仲舒反应和说话的机会,声泪俱下的继续喊道:



    “徒儿自年少便研读恩师公羊学论述,而后又从家父口中得知师父天人三策之说,心生向往敬佩,此生立志要向师父学习,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日后可以继续在师父门下学习公羊学和儒家精要,请师父收了徒儿吧!”



    好家伙!这是哪朝哪代的说法被你窃用,司马子长你可知羞耻?你当真是想学那公羊学?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可董仲舒却不这么想,当听闻这“横渠四句”之时,董仲舒已是拍案叫绝:“徒儿天赋异禀!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



    司马子长奉过茶后,又自饮了三大杯酒,算是把师徒之名做实。而后,师徒二人便是相互叮嘱起来。



    “子长,你才思学敏,出口便可成章,是不可多得之才;为师定会将这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与你,只是你过于热衷朝堂之事,此事过犹不及,一旦惹火烧身,那就是杀身之祸,为师就是前车之鉴啊,将来到了京师之地为官,一定要远离主父偃这等小人。”



    董夫子谆谆教诲,以身说法劝导司马子长将心思用到学业上。



    “师父,子长一心向学,朝堂之事乃是受家父影响。子长此心只向公羊学说,向儒家道统,并不想继承家业,去做那太史令,日后真到了不得不继承家业那天,还望师父为徒弟做主啊!”



    董夫子听闻此言,一时语塞。这是我能管得事吗?但也不好破坏此时师慈徒孝的氛围,只好点头示意。司马子长见此,心中大喜:这预防针打的,技术活儿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司马子长不相信,从十八岁开始布局此等大事,等到四十七岁那年会逃不脱注定的命运?就算是人力不可及天力,这件事,人力必须可及!



    待得气氛消逝几分,董夫子略作犹豫,便拉起司马子长向辇车内走去,毅然决然道:“徒儿,为师今日传你艰深法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