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藏得好深啊感谢暖阳1314的盟主(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芦宗辉的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在这一刻他心中最后的一丝尊严和坚持都被击得粉碎,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原来这才是“武”的含义。
芦宗辉歇斯底地说道:“你藏得好深!”
赵弘明抱拳笑道:“多谢芦将军的夸奖。”
他话音一落,身后的两只青色大手,骤然合一。
啪的一声闷响。
芦宗辉的头颅被他彻底拍碎。
赵弘明笑道:“芦将军与赵军勾结,其罪当诛。厚葬吧!”
“是,殿下!”
眼下东军的隐患彻底被他扫除干净,顺带着将霍家在里面的影响也给清除了小半。
经此一役,以后在这魏国东境之地,能桎梏他的因素不多了。
岑修大将军马上也要到了,东线的边防以后大概率将全部交在他手上。
此人一路从底层打拼上来,对建安皇帝的忠诚度可比芦宗辉之流高上几个台阶。
以后他也能安心。
与此同时,东军也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的作战任务,牵引了赵军的部份兵力。
虽然结果惨烈,但并非死得无用之功。
望着地上的无头尸体,赵弘明心生唏嘘。
事实上,今天不管芦宗辉如何恭顺也好,他都不会再留他性命。
好在芦宗辉也不是完全的蠢蛋,临死之时还能猜出了大概,做了一个明白鬼。
“嗯?”
就在这时,赵弘明发现芦宗辉尸体下有一个脏旧的木偶,在芦宗辉死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无光。
赵弘明五指曲张,这个脏旧的木偶被他摄在手中,仔细端详。
木偶的后背刻着一行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赵弘明定睛细看,为首的“催命偶”三个大字印入他的眼中。
看这三个名字,赵弘明就知道此物有些不凡。
他继续沿着三个大字读了下去,渐渐知道了这个催命偶乃是一件上古仙道尚存时祭炼出的一件伪法宝。
可以吸取使用者的气血,复制出比使用者更强的力量。
吸取的气血越多,则力量越强。
不过这个力量只能存在片刻之间,不能久存。
等使用结束后,会根据催命偶的受损或者受打击的程度,夺取使用者的部分寿命。
木偶身上雕刻着的正是这催命偶的祭炼之法。
赵弘明放下木偶,脑海中浮现出芦宗辉最后的样貌,应该就是被催命偶夺取寿命的结果。
此物真是诡异无比。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危机时刻,此物倒是真的能够保命。
自己别的不多,就是全身气血汪洋如海,足够它吸取。
并且八荒不老功以养生见长,能延长寿命,跟催命偶配合起来倒是相得益彰。
既然这催命偶已经是无主之物,那么就只能自己笑纳了。
赵弘明将催命偶贴身收好。
在野外的荒郊野岭,所谓的厚葬就是将芦宗辉身上值钱的物件分拣完,然后两人一抬,丢进树林里。
简单,直接而又高效。
处理完芦宗辉的杂事后,赵弘明便带着部下重新策马归于队伍中。
他这次的挑的乃是一个偏僻的小道,正好能绕至赵军在河东大营的后侧翼。
如果急行军的话,差不多明天上午就能赶到。
走了没有多久,被派出去的斥候传回了东军战场的消息。
东军十五万大军伤亡是十一万,剩下四万投降后被赵军所俘。
同样在大战中,赵军也损伤了差不多四五的兵力。
对于的这样的结果,赵弘明已经十分满意。
既拔除了东军的隐患,也牵制了赵军的十万大军,并且也使得赵军产生了一定的损失,能够给他后面创造新的战机。
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赵弘明下达了急行的命令。
经过一番犒劳的三千魏武卒完美的执行了他的军令,加快速度。
在天黑之前,提前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临河的上游。
……
次日一早。
河东赵军大营。
“对面的吴起还有什么动向吗?”
身在大营主帐中的李幕开口询问。
身旁的部将回答道:“回禀将军,魏军一直驻留在临河之岸,除了伐木之外,没有任何进攻的意向。”
“他们到底是在等什么?”
李幕有些想不通。
“将军,大胜,大胜啊!”
就在这时,有其他部将急匆匆的冲了进来,大呼大叫。
李幕保持冷静,上下看了他一眼说道:“什么大胜?”
部将激动道:“是薛光道和仲钦他们,歼灭了十五万魏军。大将军,你真是料事如神啊,魏军果然要攻取华县。”
李幕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半晌后说了一个“好”字。
他吩咐道:“你们写一封书信,将这消息告知河对岸的魏军,动摇他们的军心。”
“这一次能够这样的战果,季国夫有功。你也告知他,从即刻起,我恢复他的校尉之职,让他尽快归队。”
部将笑嘻嘻道:“末将遵命。”
“去办吧。”
部将拱了拱手,火急火燎的离开。
等属下走后,李幕低头思索。
事情太过顺利了。
可是他如何细想都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
最起码十五大军是实打实的。
对面再疯狂,也不会拿着十五万大军做文章。
李幕细想还是想不通。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河畔的草丛一片金黄,萧瑟的秋风抚过草叶发出沙沙声响。
吴起带着手下站在临河对岸,不断朝着上游看去。
蜿蜒的河流从林间悄然流淌。
河面清澈平静,仿佛一面镜子,倒映着天边渐渐升起的霞光。
偶尔飞过几只小鸟,留下清脆的歌声,盘旋在空中,又消失在林间。
这美丽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但是吴起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这临河的秋天美景之中。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上游。
片刻之后,一排排木头顺着蜿蜒的河流一漂而下。
吴起顿时精神一震:“来了!”
“让全军着甲,准备渡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