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玻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其?中?一箱东西打开?,里面装满了齐国标识的金锭子。

    船长大腹便便的下了船,挺着大肚子,扬起几根稀疏的眉毛:

    “哎呦,这次我和那个臭小子差点没从那些客商手上逃出来,回来时还跟了百来艘小船,还好老夫我机灵,把这些人都甩脱了。”

    船长摸着自己异常肥大的肚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意。

    此时的南方城池,甚至齐金两国的皇商,纷纷打听?着麦草商行?出自哪方势力,将他们的生意折损了近一成牟利。

    南方的金氏铺行?,里面只有寥寥几件橡胶制品,刚开?门就?被一抢而空。

    少?当家望着仓库的库存日益变少?,急的头上好端端的生出了几根白?丝。

    这麦草商行?的人,怎么还没上锦州出货。

    麦子看着船长如今意气风发,问其?最?重要的事情:“棉花在南方一地如何?”

    “我带着栓子去南地考察了一遍,只有齐国的锦州白?果县适宜种植棉花,已?经和金氏一族签订了协议,盘下来了千亩种田。”

    船长一手舆图的本领了得,轻轻松松就?将途经的城池山脉画了出来。

    并且将这次出行?的收进账本交给了麦子,其?中?花费占据大头的便是买地置田,以及购买奴隶。

    麦子带着船长和其?他人来到玻璃窑厂,看着各式各样的精美制品,船长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双手情不自禁的抬起玻璃瓶。

    玻璃瓶的底端刻印着熟悉的logo,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闪闪耀眼。

    “这是玻璃,这些全部都可以用来贸易,包括奥斯和南地。”

    栓子听?到要去奥斯贸易,自告奋勇道?:“城主,我想带船去奥斯。”

    栓子的个头出了一个夏天,如今已?经猛长,比他爹的个子还要高,满身都是壮硕的肌肉。

    麦子思索了一会说道?:“你们先?休息些时日,再出发。”

    “玻璃售价昂贵,需一件件的出售,还有辣椒,如今出了苗,可以等农夫们大量收割以后,再出船。”

    朱朱黎正在隔间戴着手套分割玻璃,看见麦子来了,立刻将手中?做好的成品拿了出来。

    麦子看着朱朱黎手中?的煤油灯造型,已?经很?接近现代?工艺品了。

    接过来,在里面点燃了灯芯,火光在玻璃罩下发出亮光,比矿洞里的老式煤油灯好用许多。

    麦子夸赞的拍了拍朱朱黎的肩,将刚刚从箱子里翻出的《天工造物》送给了女孩。

    朱朱黎抱着书浅浅翻看了一遍,眼里发出亮光。

    看的栓子直冒冷汗,朱朱黎不愧是麦子姐姐教的好弟子,只要是书都能看进去。

    栓子出去交易了半年,人也成熟了不少?,这一刻,少?年郎突然心领神会了前几年爹对自己的棍棒教育出自何因。

    麦子将煤油灯罩的份额先?放给了矿场,下矿危险,这种照明灯可以让挖矿的效率更高,同时规避一些砸落的风险。

    到了秋季,红彤彤的辣椒挂满了整片苗地里,有些还是半青不红的。

    晒场上,专门的农妇在打磨晒干的辣椒粉,装进了大批量烧制的玻璃瓶里。

    县衙的整片后山上,一共收集了近千斤的辣椒。

    船长已?经几乎能猜到这辣椒的价值,玻璃瓶加上辣椒粉,绝对能冲击整个中?原市场。

    等到半月后,栓子带着锦衣棉布以及瓷器,玻璃制品前往奥斯大陆和蒙雅通商。

    代?邑下属县池的管理人也按例前来代?邑汇报工绩,代?邑县衙内,宽阔的院庭里站满了人。

    最?小的是田小芽,年纪最?大的便是冼云和封严两位老人。

    麦子翻看着这六十?几人呈上来的各区事项。

    其?中?柳雅的区域管制最?为有力,所属的人口达到了四百人,相当于永安县的一半人口,并且家家户户都有可靠的生活来源。

    池瑶池东所管区域排在中?上游,三个县池里,长鸣粮食收成最?高,永安次之。

    盛平县内矿产资源丰富,也为代?邑

    提供了大量矿产资源。

    麦子将各个区县的情况基本了解后,才宣布了大事:

    “柳雅任职代?邑十?二区的总负责人,一区管事暂由柳江接任......三日后,我和船长前往锦州视察棉圃一事。”

    麦子将各区县的管事官员分别?考校了一番,这次算是小考,并未做大的官职升降。

    一切都要等秋收结束,才是最?终的考察。

    听?到城主并未责罚他们,下面的人长松了一口气,不禁对坐在首位的柳雅有些酸言酸语。

    封苋和崔明秀两人听?到以后,默默的离这几个自命不凡的酸书生远离了一些。

    上次备考前被卫兵记录下来的教训,看来这几人还是没有遭遇。

    封苋的眼神不经意的瞟见堂前的戈尔丁营长,美艳的女人正似笑非笑的盯着她,封苋一个吸气,将崔明秀的手臂捏的又紧了一些。

    果然,在大考以后,这几名说酸话的书生,最?终也没能任职,而是被远地闻名而来投奔的游民顶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