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打基础,改建冶铁工坊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刺鼻的煤烟味加上二氧化硫的臭鸡蛋味,差点熏的张晟眼泪直流。



    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做为机械工程工科狗的张晟,材料是必修课,当然还是了解一些冶金技术的发展历史的。



    古时冶铁,大多数用木炭,但是,用木炭炉温太低,至汉朝,人们发现了石黑也就是煤,炼焦之后可以使炉温更高,于是便开始用煤炼焦冶铁。但是,这个烧煤炼焦之后冶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硫磷之类的残留在铁中,没办法去除,让生铁变得更脆,反而不如直接用木炭冶铁来的好。



    现在闻见这股臭鸡蛋味,张晟猜测,这卓孟八成也是知道烧煤炼焦冶铁的。



    十多人在烟气缭绕的工坊中忙碌不休,一个小型的土制竖炉,上面有一截土制烟囱通向工坊外,看样子,大量的烟气从那里排出,又一截土制风道和竖炉相连,延伸过去,一个中间木制,两头皮制的排橐连接起上,两个汗流浃背的人在两头鼓风。



    一边,几个横炉连成一排垒砌在那里,各连一个排橐,每个排橐两人也是鼓风不止,边上有一些破碎的泥范,几个匠人拎着大小锤在那里叮当不休,看样子,应该是刚刚出铁,如果没有猜错,他们这是直接把竖炉中炼出来生铁灌入泥范,待表面刚刚成型,又破碎泥范进平炉加热煅打。



    百炼成钢!



    见此情形,张晟猜错,卓孟这是想炼钢。



    有心了!



    自己并没有交代这卓孟做这些事情,现在,他居然知道自己主动的把事情往前做,真的有心了。



    只是,可能是由于工坊简陋的原因,他们少了一道炒钢工序。



    汉朝,炒钢技术已经存在,但是那个技术,估计也只是掌握在朝廷掌控的冶铁工坊中或者士家大族掌握的冶铁工坊中,炒钢技术对人员及设备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可以说像现在这种土作坊,即便掌握了,实现起来,难度也不小,估计卓孟他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不得不舍弃吧。



    说起来,炒钢工艺并不复杂,就是矿石炼化成生铁液体后,在里面加入一定的精矿粉不断搅拌,让矿粉在高温下和生铁中的杂质发生反应成渣,去除这部分杂质,铁的碳含量下降,从铁转化为钢。



    铁精粉是由铁精矿粉碎磨粉所得,其主要成份就是三氧化二铁,这种技术一般是掌握在大匠或匠头手中的,轻易不会外传。



    卓孟他们舍弃这一步,估计原因有二。



    其一,土作坊,本来想让炉温升起来就比较难,你还要加东西搅拌,更难保证炉温。



    其二,铁精粉的配比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有经验的大匠虽然他们不知道杂质叫锰、叫硅等,但是他们有经验,知道加铁精粉会带走那些杂质,卓孟这种半吊子水平肯定掌握不了那种技术,即便他的阿翁有传授,那也要自己亲自上炉实操的,而且,估计依据铁矿石中杂质不同,铁精粉的配比也会跟着做出相应的调整。



    查看一个大概的张晟,张晟已经心中有数,此时已是浑身汗如雨下,匆匆扫视过一遍坊内,他便一溜烟跑出工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