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为什么就你会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清晨,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就像打开了电影的播放键,突然间,城市就喧闹了起来。



    李定安慢悠悠的出门,不急不徐的进了学校。他先到家园食堂吃了一份肠粉,一盘生煎包,才进了图书馆。



    差不多到十点,他才下了楼,又到了对面的二楼。路过吴教授的办公室,看门开着,就进去打了声招呼。



    “吴教授!”



    “看完书了,今天怎么这么早?”



    “老师,今天考试。”



    “哦,竟然给忘了?”



    吴湘指了指沙发,又习惯性的问:“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李定安懵了懵:只是学期考,又不是毕业考,有什么没把握的?



    反正他觉得研究生考试要比大学时期的简单的多的多。



    特别是研一以后的考试,基础知识占比极低,还不到总题目的百分之三十。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浅述报告,也就是平时所称的“小论文”。



    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则是实践,其中大部分又都是实验操作。



    要是让吴湘说心里话,李定安已经发表的那十多篇论文当做博士生的毕业考都没问题,像这种阅读理解自然没什么难度。



    至于实践,他的专业水平比高胜东都要高出了一大截……



    吴湘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不由的失笑:“你说你,浪费什么时间?”



    李定安笑了笑:“就是想检验一下!”



    “随你!”吴湘随意的挥了挥手,又皱了皱眉头,“沪上拍卖会的事情我也听说了,这段时间尽量小心点。国博和故宫那边我也已经打过招呼,除了项目,其他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李定安郑重的点着头:“老师,你放心!”



    要说危险,可能有那么点,但要说跟权英一样吓得跟鹌鹑似的,窝在公安部的招待所连门都不敢出,那绝对不至于。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况且这里还是京城,全中国就没有再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当然,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反正李定安已经决定,案子没破之前,能不出京就不出京……



    “嗯,那就好!”



    李定安向来稳重,也极有分寸,所以吴湘并不是很担心。



    他又看了看时间:“去吧,都开考了。”



    嗯……高胜东不是说十点半吗?



    李定安心里一跳,忙点了点头:“那老师你忙……”



    说着他就出了办公室,还替吴湘关好了办公室的门。



    转过头再一看,过道里一个学生都看不到。



    真开考了?



    他飞一般的奔向了陶瓷教研室。



    教室挺大,摆着三十多张课桌,十七个学生坐的整整齐齐。



    讲台上坐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教授,应该是从其它系抽调过来的监考老师。陶瓷系的张副教授也在,除此外还一位女孩,正在分发试卷。



    感觉有点面熟,稍一转念,李定安就想了起来:前几天在图书馆碰到过,叫申佳青,好像是古文字学的博士生。



    顾不上打招呼,他欠了欠腰:“不好意思老师,我迟到了!”



    讲台上的教授皱起了眉头,刚要问什么,张教授先迎了过来:“怎么这么晚了,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



    “高老师说是十点半,我就以为是十点半,又碰到吴教授,就说了几句话……”



    “哈哈……要提前十五分钟进场的……快进来吧!”



    高打眼,你真能害死人……



    暗暗骂着,李定安说了声谢谢,又瞅了瞅,走到了中间的区域。



    这一块全是宋元明清专业的同学,也就是那七位同班同学。剩下的十多位自然就是国外考古和佛教考古的学生,同属陶瓷系,但不是一个专业。



    也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全都好奇的看着他,因为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他。



    正想着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又看到宋元明清系的七个人相继朝着李定安点头,这十位同学恍然大悟:好家伙,这就是那位害得他们动不动就得提鞋的李同学?



    一瞬间,二十只眼睛全都瞪圆了……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李定安都报以微笑,又连忙坐了下来。



    恰好,负责发试卷的申佳青也到了这边。



    她看了看李定安:你上次不是说是研一吗?



    再看桌子上的学生证:没错啊,确实是研一?



    但这里,却是研二的考场?



    要说他走错了……应该不可能,不看他进门的时候,陶瓷系的张副教授还和他打招呼了……



    心里好奇的不要不要的,申佳青把试卷放到了他面前。



    李定安没说话,只是笑了笑,然后拿起卷子扫了几眼。



    嘿,这试卷……挺有意思。



    比如说第一道,就是名词解释:清风堂碑。



    就这么四个字,再多余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所以乍一看,就会摸不着头脑:这什么玩意?



    其实这是南宋时期的一则典故,同时也与一件文物有关:朱熹的弟子郑性之是理宗时期的权臣,他手下有一个官员强夺了沈姓富商的一处豪宅,然后又把这座宅子献给了郑性之。



    但自从郑性之入住后,宅中怪事频发:明明晴空万里,树梢都不见动一下,正堂中却能生出阴风。明明是万籁俱寂的深夜,堂中却会传出类似呼噜声样的响动。



    郑性之不明所以,请了高人做法,具体过程不知道,反正之后就将堂名改成了清风堂。



    再之后,风没有了,怪响也没有了,平平静静的过了几年。



    但到第三年,又有怪事发生了:一到下雨天,清风堂的石壁上就会显出了一个人影,天一晴就会消失。



    郑性之吓的不轻,命人把墙拆开,结果挖出了一具骷髅。再一看,石壁上竟然被抠出了十多道深槽。



    原来,当年官员抢夺毫宅时,竟然把宅子的原主人活生生的砌进了墙里。



    官员被抄斩,豪宅发还沈氏,所以这件事流传极广,史称“清风堂尸迹”。



    沈氏后人还专程记在族谱之中,到明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