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塾中有书简可取阅,君子可在塾内歇息片刻,燕饮开始前我会来唤君子。”

    秦政虽有些疑惑为何将他独自引到此处,但外曾大母既然放心让他跟着对方走,他自然没什么可担忧的。

    那名女子走后,秦政独自推开房门步入其中,只见屋内陈列着一堵堵整齐堆满书卷的木架,其数量比之他外曾大父当初留下的书卷也不遑多让。

    他好奇地一排排看过去,这些书简种类繁多,除开六艺之属,还有各类经传,看得秦政恨不得不眠不休将之一一阅览。

    就在他转过里侧一堵木架时,忽然发现窗边的书案前坐着一位正在阅览书简的老者。

    秦政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朝老者施礼道:“秦政见过平原君。”

    平原君放下手中的书简,捋着胡须上下打量了面前这个小娃娃一眼,笑呵呵说:“毛先生数日前还同我提及汝,未曾想今日便能见到,倒是意外。”

    秦政年纪虽小,却不是什么都不懂二愣子,自然知道平原君这话只是说给他听听而已。

    他身份特殊,在整个邯郸都没几个王孙贵族敢与他,甚至说敢与他外曾大母家往来,平原君夫人就算与他外曾大母有旧,也绝不会在平原君这个一家之主不同意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邀请他来赴宴。

    所以今日的宴会说不得就是平原君借其夫人之手为之,而且这位是赵王的长辈,又是赵国德高望重的相邦,就算与他家偶有往来,赵王和赵国其他大臣明面上也不会为难于这位平原君。

    秦政只当平原君说的是真的,他再次施礼道:“前几日得平原君与毛先生相救,政再次谢过平原君。”

    平原君扬了扬眉,故意笑问道:“我如何救过汝?我甚至数年未见汝,去谢毛先生便可。”

    秦政:“前几日政在渚河边遇险,毛先生借助平原君的名义才救下政,是以政不但要谢毛先生,还当谢过平原君。”

    平原君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小娃娃竟然神灵至此,日后若当真能为赵国所用,定是少有之奇才。

    他笑了笑,不再反驳也不再多说,只问道:“可会六博?”

    秦政点头:“曾学过。”

    平原君朝秦政招了招手:“来,坐下,与我对弈一局。”

    秦政不推辞,在平原君对面锦席上坐下。

    一老一少在窗下投箸行棋,正对弈到兴起时,门外忽然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

    “小君子,燕饮已始,还请速来。”

    平原君听后意犹未尽地放下手中棋子,朝秦政挥了挥手,道:“汝且先去,燕饮后再来弈棋。”

    秦政知道此行的目的,自然无有不应。

    ……

    番外九

    秦政回到宴饮场地,与他外曾大母言说一番后便在自己的筵席上坐下。

    他抬眸扫视一圈,果然就瞧见了正恶狠狠盯着他的赵迁及其跟班,他收回视线不做理会,只等赵迁放马过来。

    因为今日是平原君夫人组织的宴饮,平原君本人便未曾出席,而来受邀前来的也是邯郸各路贵妇人及其子女。

    秦政之名虽早已传遍邯郸大街小巷,各家长辈无不叮嘱家中小辈切莫与他往来,但他不仅年幼,而且常年待在家中甚少外出,是以宴会上识得他的人不过寥寥,而且多是赵迁之流。

    但赵母就不一样了,这位老妇人当年也是邯郸贵妇圈里的风云人物,她夫君与平原君互为至交,她又与平原君夫人交好,不仅如此,赵母甚至还能在长平之战前向赵王进言劝谏,足可见其本事。

    在场的妇人之中,除了这几年刚出头的年轻一辈,几乎无人不知赵母。

    众人三三两两,一边在席位上左右交头接耳,一边抬袖掩面偷偷朝赵母这边瞟,自然也就注意到跟随赵母一起前来的秦政。

    因长平之战之事,整个邯郸几乎无人再敢明面上与赵家往来,再一听说赵家养着个秦国王孙的儿子,那更是路过赵家门前都要骂上两句再走。

    此战虽与席上这位老妇和小娃娃无关,可情绪总是需要发泄的,众人不敢对胡乱用人的赵王有意见,但席上这一老一少他们却是不怕的。

    可今日平原君夫人将这祖孙二人请来宴饮,明摆着是向众人告知平原君府上要庇护赵家,众人今日自然不敢上前发难,不仅如此,恐怕就连日后也不能在明面上大肆折辱了,否则触怒平原君只会得不偿失。

    只是众人想不通,为何平原君府上如今还愿意庇护这一家老小,赵家没了顶梁柱,如今早已只剩个空架子,可有半点值得拉拢之处?

    赵迁将席上之人对秦政的指指点点看在眼中,心情顿时大好,看着眼中钉受人唾弃的样子,他当真是前所未有的痛快。

    筵席在笙歌曼舞中临近尾声,平原君夫人见赵母和秦政那处无人前去寻衅,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华丽姿态妖娆的妇人忽然起身道:“今日有幸来到夫人的宴饮,不如请夫人考校考校我这不成器的儿子,也算赵迁今日沾光,得了夫人的指点。”

    什么得平原君夫人指点,不就是想在平原君面前让自己儿子表现表现么,众贵妇谁看不出赵迁之母打的什么算盘,可谁又不想让自家晚辈能在平原君面前露脸呢。

    众人之前不提,自然是怕惹平原君夫人厌烦,现在有人抢先当出头鸟,众人当然没有不赞同的。

    平原君夫人看了说话之人一眼,片刻后才道:“倒是我的不是,忘了小辈们天性活泼坐不住,该给小辈们准备个游戏才好,”她看向宴席上的众人,问道,“不如便让小辈们玩个投壶之戏,诸位意下如何?”

    投壶虽只是个投掷游戏,但却脱胎于射礼,用在宴饮上考校晚辈再适合不过,众人自然纷纷应和。

    赵迁见事情按照母亲在家中与他所说那般进行,顿时精神一震,他今日定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胜过秦政,让这厮向他跪地求饶!

    平原君夫人命人取来两尊十分精美的长颈小口金壶并若干箭矢和竹算。

    壶高一尺二寸,壶腹五寸,壶颈长有七寸,壶口仅有两寸半,尚且不及成人拳头大。此乃宴饮上投壶之礼专用壶,口小腹大,难进难出。壶中还装有赤小豆,防止箭矢投入后触底返出。

    箭矢乃是柘木制成,长约九寸。

    秦政年纪虽小,但他看了一眼那两尊金壶并不退却。

    若是直接比射礼,他还不一定能轻易赢下赵迁和他的跟班,毕竟他现在臂力有限,只能张小弓,远不及赵迁等人有优势。

    但投壶不同,仅二矢半的距离,以他现下之能也可轻易投入,比的仅是投掷之人的准头和技巧而已。

    一众少年人看得纷纷摩拳擦掌,大家心里都明白,今日这宴饮平原君没出席,但他等只要在宴饮上表现出色,定能被平原君看在眼里,说不得那日平原君高兴便在赵王面前举荐一二,日后何愁不能在朝中一展抱负。

    平原君夫人命司射将金壶放置好,又安排乐工奏乐。

    若是正式投壶礼自然是要奏《狸首》之乐的,但今日说到底也只是少年们游戏之举,平原君夫人便只让奏了一首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参与投壶的少年们按年纪排序,长者为先,一人投八支箭矢,司射以竹算计数。

    第一位投壶的少年被司射引至金壶前二矢半处,此人手持箭矢,伴随着乐曲声将之投出。

    秦政并未小瞧投壶之事,反而坐在席位上仔细观看这名少年投掷的动作和箭矢入壶的过程。

    少年八支箭矢投完,司射高声唱道:“得中五矢!”

    随后投壶之人陆续更换,没人投尽八支箭矢后便换下一人。

    司射道:“请公子嘉投壶!”

    赵嘉接过箭矢,瞄准壶口后用力一掷,中了。

    八支箭矢皆投出后,司射唱道:“得中八矢!”

    在场妇人与少年纷纷喝彩,赵迁不屑地冷哼一声,朝身边的燕丹使了个眼色,燕丹立刻心领神会地站到投壶处。

    投壶之戏他早已熟练多年,每每投出,十有九中,就连公子迁这几日也是请他训练的投壶技巧。

    燕丹自信满满地接过箭矢一一投掷。

    第七支箭矢投出,箭镞稳稳坠入壶口,紧接着他胜券在握地投出第八支,谁知箭镞居然磕在壶口边沿,啪的一下弹到地上。

    燕丹心中顿时大呼不好,赵迁不仅看秦政不顺眼,还看他同父异母的兄长公子嘉不顺眼,他方才领了赵迁之命就是要八矢全中不至于被赵嘉比下去,现在可如何是好。

    下一个投壶之人便是赵迁,燕丹自知只是个来赵的质子,可不敢当着平原君夫人等人的面如此失礼地一直站在金壶前,他只能汗流浃背地退下,默默祈祷赵迁稍后能全中,再不济也要比秦政多中几支,免得事后找他泄愤。

    结果赵迁比之燕丹还不如,八支投完,仗着年纪在众人之中还算小又多投了两回,结果总共才中了五矢,气得他回到席位上咬牙切齿,要不是有这许多人在场,他能直接破口大骂。

    眼看着秦政起身走向金壶前,赵迁忽然高声道:“我早听闻赵政善投壶,依我看赵政今日定能胜过我兄长。”

    赵迁之母巧笑道:“公子嘉何其不俗,又岂是旁人可比。”

    公子嘉见赵迁母子二人一唱一和拿他做筏子,不耐烦地冷哼一声移开视线。

    其他妇人虽看不上赵迁之母一介女娼,但更是看不上秦国王孙留在赵国的质子,自然纷纷附和一二句。

    赵迁看好戏地大声催促道:“赵政,还不快快投来!”

    秦政眉心微微一蹙,就听赵母不急不缓地说:“政儿,既然公子迁如此期待,汝可莫要失手。”

    他心下了然,外曾大母这是让他好好表现一番,他心念电转,应下后忽然又朝平原君夫人的方向施礼道:“我欲将壶中赤小豆倒出,还请夫人允许。”

    平原君夫人有些诧异,但见赵母依旧稳坐不动,便挥手命人按秦政的要求将金壶中的赤小豆全部倒出。

    秦政站在空壶前二矢半前,手执一支柘木箭在众目睽睽之下朝壶中一投,进了。

    惊奇的是那支柘木箭入壶后又弹了出来,被秦政稳稳接在手中,继而又朝壶口再次投去。

    柘木箭在壶中一进一出,如此反复了近二十余次,秦政才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收手。

    平原君夫人第一个拊掌道:“彩!”

    远处塾舍内,平原君望着宴饮上的秦政感叹道:“处困而不惊,此子果然大才。”

    从平原君夫人的宴饮回去后,赵迁等人一连许多日也没再来找过秦政麻烦,他便又像往常一样去寻廉先生习剑。

    这日习剑完毕,秦政正待与廉先生告辞,却听廉先生说:“日后不必再来。”

    秦政有些诧异,问道:“可是政有不足之处让先生不悦?”

    廉颇却是摇摇头,只说让他不用再来。

    秦政无法,只能先回家想办法。

    谁知他刚一进家门,多日不出房门的赵姬忽然扑过来紧紧抱住他,神情激动地说:“政儿,乃父派了使者来接我母子二人去秦!”

    去秦国?

    秦政一时有些怔愣,随后想到远方那处只存在于故事中的邦国心中又生出无限激荡。

    是啊,他是秦人,自然该回秦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