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乱世双雄高欢下(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携大胜之威,高欢随即率军攻打邺城。邺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强攻肯定是行不通的。想当年,葛荣就在这儿被尔朱荣打败了。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葛荣的覆辙呢?
足智多谋的高欢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地道焚柱。
他把部队都变成了“工程兵”,让他们广挖地道,将地道一直挖到了城墙底下。随后,又在支撑地道顶部的木头桩子上浇上了桐油,再一把火把这些木桩给烧掉了。
失去支撑的城墙瞬间垮塌,造成的晃动让城内的军民们感觉就像发生了十级大地震一样。
高欢的大军趁机大举进攻,轻而易举攻下了邺城。
迫于高欢的威慑力,临近邺城的青州(今山东青州)等地纷纷归顺了高欢。至此,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尽归高欢所有。
此时的高欢,兵强马壮、势不可挡,兵锋直指北魏国都洛阳。
尔朱家族对高欢的崛起感到了恐惧,他们痛定思痛,决心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尔朱家族内部总算是重新团结起来了,可与他们貌合神离的斛斯椿却在准备退路了。
斛斯椿,广牧富昌(今内蒙古五原县)人,他是个投机大师,有一句话特别适合他,“人在江湖飘,从来不挨刀;常在河边走,绝对不湿鞋”。
他在尔朱荣在秀容川招兵买马时投奔尔朱荣,是尔朱荣集团的元老人物。由于他善于逢迎拍马,八面玲珑,极得尔朱荣的欢心,很快就成为了尔朱荣身边的红人,先后担任散骑常侍、征东将军、东徐州刺史等要职。
尔朱兆被杀后,他害怕被牵连,逃到了南梁。但不久他听说了尔朱兆攻下了洛阳,他又重新回到了尔朱家族的怀抱。由于他察言观色的本事无人能及,令尔朱世隆对他极为信任,倚为腹心。
政治嗅觉敏锐的斛斯椿已然察觉到尔朱家族的覆灭近在眼前,起了投奔高欢的心思,可又怕高欢记恨他如今为尔朱家族效力,与他为敌。
于是乎,他和好友贺拔胜制定了一个计策:给尔朱世隆献策,让尔朱兆、尔朱天光等集合尔朱家族全部兵力,征讨高欢,若是尔朱家族胜了,他们自然是有功之臣(当然,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是尔朱家族败了,他们就起兵呼应高欢,回师洛阳,将洛阳城内的尔朱家族一网打尽,把他们的人头献给高欢作为见面礼。(这是要团灭啊!)
斛斯椿是个行动派,一制定完计策,他就先说服了尔朱世隆,让尔朱世隆派人邀请尔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共同讨伐高欢。
其他三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唯独尔朱天光,十分狡猾,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想?这浑水。
筹谋多时,斛斯椿怎么会因为尔朱天光放弃这个计划。他亲自去了关中,以他已臻化境的口才和演技说服了尔朱天光出兵。
尔朱天光以其弟尔朱显寿留守长安,自己亲率大军前往讨伐高欢。
公元523年三月,在尔朱世隆的协调下,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仲远、尔朱度律四路大军分别从晋阳、洛阳、长安、东郡(今河南濮阳)出发,在邺城一带汇合,组成了讨伐高欢的尔朱联军,驻扎在洹水(今安阳河)两岸,总兵力号称二十万。
为了不让尔朱家族因为谁当统帅的问题阵前内斗,尔朱世隆只好采用了和稀泥的办法,任命老将长孙稚为大行台,统领尔朱家族的各路大军。(这其实就是各打各的,没有统帅。)
面对二十万尔朱家族的大军,高欢却非常冷静。他非常清楚这一战将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尔朱家族的命运,决定北魏的命运,不得不慎重对待。
经过深思熟虑,高欢决定主动出击,亲率三万军队驻扎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的韩陵乡),对阵尔朱家族的大军。
为了坚定将士们的斗志,高欢派人把大量的牛、驴等牲畜用绳子连接起来,堵塞了退路,以示破釜沉舟、死战到底的决心。
利用韩陵山的有利地形,将部队布成了一个圆阵,自己统领中军,高敖曹统领左军,高岳统领右军。
高昂高敖曹,渤海高氏出身,生得龙眉豹颈,姿伟雄异。在高欢进入冀州时随渤海高氏投效高欢,骁勇善战,可以说是高欢军中的第一猛将。
高岳是高欢的堂弟,身材高大,气度非凡。本来住在洛阳,高欢起兵后,高岳就举家投奔了高欢。初来乍到,就被高欢委以重任,可见高欢对他的器重。
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尔朱兆集结了麾下全部兵力,全力冲锋,直取高欢的中军。
契胡骑兵的战斗力十分强悍,打得以步兵为主的高欢中军且战且退,一步一步被逼到了死角。
千钧一发之际,右军的高岳率领五百骑兵从正面向契胡骑兵发起了冲锋,及时地护住了高欢的中军;大将斛律金则率军绕到了后方,向尔朱联军的后军发起了攻击;最致命的要数高敖曹的左军,他率领一千多骑兵横向猛攻尔朱联军的中部,顿时把尔朱联军分割成了数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