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底气所在(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度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且几度大幅增加专门为北伐而准备的封桩银。(注:封桩银,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人设立的北伐基金。)如果赵光义还在世,辽军甭说一路打到澶州,恐怕刚刚打过易县,他就会率领倾国之兵迎上去了。甭管打得过打不过,都先打了再说。
“怎么,莫非你也想做那个,怂恿朕上前挨打的人么?”见窦神宝迟迟没有给出回应,赵恒忍不住冷笑着质问。
“没,没,老奴不敢,老奴真的不敢!”窦神宝被吓了一大跳,连忙将身体躬成了虾米状,“官家,老奴是个内臣,按照祖制不能……”
“朕准许你说!”赵恒才不管什么“内臣不得插手朝政”的祖训,皱着眉头吩咐。
“那,那老奴就又斗胆了!”窦神宝等的就是这句话,手抚自己的胸口,用极低的声音回应,“当初太祖皇帝在位之时,宰相赵普位高权重,几度违逆太祖之意。太祖器重赵普之才,也丝毫不怀疑他的忠心,便找了个由头,让他离开汴梁去巡视黄河。”
“你是说,朕找个由头把寇准调开?”赵恒闻听,眼神立刻闪《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譬如说寇准……
猛然间想到寇准始终坚持自己御驾亲征,并且极力阻止自己迁都,赵恒心中就腾起了一团黑色的火苗。
然而,很快,他却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差点失去太子之位之时,寇准极力在自家父亲面前为自己争辩模样,心中那团火苗,又迅速缩小。
他不相信寇准会害自己。
当年,他父亲只想培养寇准辅佐下一任大宋皇帝,却没确定寇准辅佐他和赵元份之中哪一个。
若是在他父亲心中起了更换太子心思之际,寇准选择落井下石,如今坐在大宋皇位上的,便是雍王赵元份。
而寇准的官职,仍旧不会低于中书同平章事(宰相),甚至还可能受封异姓王!
由此可见,寇准只是固执,并且不愿意接受辽强宋弱的现实而已,倒未必是对他不够忠心。
更不会是想把他推到前线挨打,自己躲在旁边看热闹。
但问题是,只要寇准不肯接受现实,他就无法让迁都的打算,在廷议中通过。
而罢免寇准,或者暂时将寇准外放,总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并且,时间上也未必来得及。
想到这儿,赵恒心中又涌起了一股无力感,将身体跌坐进龙椅里,喟然长叹,“唉??”
窦神宝偷偷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做太监要有眼力。
这些年来,他一直被刘承?压制。好不容易才盼到刘承?那老匹夫被烧了半死,让他趁机取而代之。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多嘴,又便宜了别人。
“朕也知道,辽军来势汹汹,所以才准备迁都。但寇准和毕士安两个却坚持,朕应该渡河去澶州鼓舞士气。”迟迟等不来窦神宝主动给自己分忧,赵恒只好腆着脸向对方问计,“朕不怀疑他们两个的忠心,但只要说服不了他们,朕就无法离开这里。你以前伺候过我伯父,也伺候过我父皇,可知如果他们两个与朕易地而处,将如何处置此事?”
“这……”窦神宝打心眼儿里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低下头小声沉吟。
赵恒的伯祖父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当年无论在周世宗柴荣帐下,还是自己做了皇帝之后,都没少吃过败仗。
可赵匡胤却屡败屡战,从没因为敌人强大而心生畏惧,更不会在将士们浴血奋战之时,自己先仓皇逃命。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