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霍善见赵煦一时半会仿佛接受不了现实,所以没有打扰他思考人生,而是搬来张小圆凳对着御案上圆溜溜的西瓜研究了一会,从他家小小的医箱里,掏出把……锋利的手术刀对眼前的瓜动手了!

    手术刀是全新的,倒没什么大问题,只是他这掏刀的动作让赵煦一下子从震惊和愤怒中回过神来。

    西瓜这东西,不必用大刀也可能顺利切开,尤其是足够新鲜的,那更是轻轻划开道口子就能啪啦啪啦地破《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晋人衣冠南渡、痛骂唐皇弃长安逃亡,事到临头自己也只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上到皇帝、下到臣子,全都是靠不住的!

    这样的大宋不面临灭顶之灾才怪!

    赵煦从最开始的愤怒中缓过劲来,此时也知道祸根其实早就埋下了,自己甚至还是其中的推手之一。

    他对高太后的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对高太后这个祖母十分敬畏佩服,一方面又对高太后这些年的种种管束以及旧党大臣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态度耿耿于怀。

    所以在新党对旧党进行打击报复的时候他全程都没有阻止,偶尔甚至还驳回一些中立人士的求情要求,认为旧党一概不该放过。

    这种全面清洗对立派系成员的事在神宗在位时期发生过一轮,在高太后执政期间发生过一轮,到他亲政以后又发生了一轮。

    朝中可谓是风声鹤唳。

    想举荐个人都得考虑他和新党旧党是什么关系。

    敢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敢说真话的人就更少了。

    他弟赵佶只是在接手这个经过几轮党争的残局后继续任由蔡京他们排除异己罢了。

    事实上以大宋的军备力量不至于抵不住金兵的攻击,只是大宋内部已经成了一盘散得不能再散的散沙,所以才会那么不堪一击、备受屈辱。

    赵煦看了眼霍善手里那份拿来盛西瓜籽的奏折,只见上头写着“蔡京”两个字。

    这些人该怎么安排,还得仔细思量。

    现在远还没到联金灭辽的阶段,他还是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赵煦对苏轼说道:“小神……医今天先在宫中住下,苏爱卿你明天再来接人。”

    他得让霍善给自己女儿和妃子诊治一下。

    赵煦命人当场拟旨,给苏轼恢复了个方便入宫的官职。

    苏轼:?

    他只是申请回京师养病的,没想到居然还有恢复官职的一天,看来自己是沾了霍善的光啊!

    苏轼关心地问霍善:“你今晚在宫里住下没问题吧?”

    霍善道:“没问题。”

    苏轼就不多问了,只说自己明天炖好肘子等霍善出宫来吃。

    霍善马上兴高采烈地和他约定好出宫时间,并叮嘱苏轼要好好腌诸葛菜,说不定会很好吃!

    苏轼信誓旦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