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人前倨傲人后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己和楚国公一家没什么利益冲突

    一副嘲讽脸吗?

    在李玄霸疑惑的时候,

    棒聊了起来。

    李玄霸从杨积善杨的聊天,结合高曾经的授课,勉强明

    不好。

    杨积善是字,他本名杨玄德,是如今楚国公杨玄感的幼弟,虽年纪不大,但因为楚国公杨素的功劳,被授予上仪同三司。

    上仪同三司是散实官,即北周的勋官,专门授予陇集团的贵族子弟。

    隋朝的官制相当复杂,有散实官(勋官)、散官和职官三套系统。

    职官即实权官职,不必说。

    散官是延续魏晋门阀那一套,依照门阀品级直接定官职,“上品无寒士”就是指的散官。

    自魏晋后,散官是官员“本阶”,即无论你当什么实权官职,身上官品都是以散官品阶为主,所以才会出现握大权的寒士对没有实职的门阀卑躬屈膝的情形。

    勋官是魏陇武人集团为了取代山东旧门阀,联合郡望世家自造的一套新的门阀体系,取代了“散官”为官员“本阶”,即陇贵族的“门荫”。

    隋朝建立后,陇贵族有政治上的实权和特权,山东旧门阀把握地方郡望和经学人才,双方矛盾尖锐,其表现之一就是散实官和散官地位的不断调整。

    杨广看到了这一点,脑袋一拍,在大业三年撤了散实官的名字和散官的体系,把两者合而为一。

    比如杨玄德原本是从四品的上仪同三司,现在名号改为从四品的通议大夫。

    从杨玄德和李玄霸、李世民身上的散官品阶,就可以看出虽然同出国公府,唐国公府和楚国公府没法比。如楚国公府这样实权国公,子嗣门荫入仕初次授予的官职,就是从四品的上仪同三司。

    杨广问题看得很准,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错误,就像是一个医生看准病症但胡乱开药一样。

    杨广这么一改,勋贵武官很生气。

    上柱国等高品阶散实官是开府招揽属官的,退休了也保留属官。现在把散实官的名号改为文散官之后,他们一从朝退下来就得解散属官,变成只领俸禄的闲散老头。

    以旧士族为主的文官们也很不高兴。

    虽然保留了散官的名号,但晋升方式是按照散实官的来。隋朝规定,散实官必须在当朝有功勋才获得,旧士族文官很难获取。

    陇勋贵因为去年的改革对杨广逐渐积怨,杨广也知道这群人在怨恨他,所以提拔心腹打压陇集团的老贵族。

    唐国公一脉本来属于陇集团的老贵族,但在现在陇集团老贵族都在被杨广打压的时候,李渊却靠着拍马屁一路走红。

    看看李玄霸做了什么“好事”。

    给皇帝复原古方当贡品,因为皇帝喜好声乐就下场词,抛弃门荫入仕居然科举考官还自称天子门生……前面还无所谓,讨好皇帝嘛,不寒碜,其他勋贵也在做。但最后一点,简直是勋贵的叛徒!

    虽然李玄霸年纪小,勋贵们都认为这是李渊的主意,李玄霸只是李渊用来讨好皇帝的工具。

    无论楚国公和朝勋贵如何倾轧,但“楚国公”一系本身就是陇军事集团的代表。杨素死后,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但既然见到了李玄霸,杨玄德自然要板着脸表示自己对李玄霸的轻视。

    在杨玄德和杨“亲切友好”交流的时候,宴会圈子隐隐分裂成了三个团体。

    杨玄德身后冷旁观的几乎都是勋贵子弟,山东旧士族子弟的表情很明显是看热闹,而江南侨姓子弟和朝非勋贵世家的官僚子弟则站在支持齐王这一边。

    李世民拳头都握紧了,看样子很想上去给杨玄德几下。

    李玄霸却嘴角浮现出了笑容,感到颇有趣味。

    朝堂的局势在一个小小的贵族年轻子弟宴会展现了出来,难道不有趣吗?

    李玄霸虽矮小,但他是这场“亲切友好”交流的起因,所以众人都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到了李玄霸身上。

    在李玄霸微笑时,杨玄德立刻不满道:“你笑什么?”

    李玄霸疑惑:“齐王殿下邀请我们聚会,这么开心的事,我不笑,难道还哭吗?”

    握紧拳头的李世民无奈地转头看了弟弟一。

    齐王杨大笑:“没错,难道在本王的宴会你们不该笑?”

    杨玄德看向李玄霸的表情十分不屑,就差把“马屁精”三个字在脸上。

    李玄霸对杨道:“表兄,你别和他一般计较了。我不仅病弱还年幼,拉不动弓也投不出‘骁箭’,这是事实。”

    李世民抱着臂冷哼:“你们楚国公府的家教真是好,连这都要嘲笑。看来你家人不仅没有生过病,还一生下来

    就是成年人,不会经历从孩童长大的过程。”

    这里没薛收的事,但薛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