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记一半,我觉得挺好,继续保持就行。”“那不去公社找领导了?”
“不让你爷爷整我们了?”
乡亲们看他怂样,忍不住冷嘲热讽。
知青们羞愧难当,低头不语。
其实要不是吕文凯鼓动,大部分知青对给他们记一半工分没多大意见。
茶壶煮饺子,心里有数。
尤其女知青,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只能装装样子填填粪。每次所填,粪料刚刚没过筐底,松松软软没多少分量。
这也是为什么吕文凯比赛前信心十足。他只看到了大家往来山上的次数,没注意到人家社员筐里的分量。
“好了,天都快黑了,都赶紧回去吧。”李宝国站住来总结道,“大家都是好样的,从今往后要和平相处。”
一场风波终于结束,无人受伤。
闫思晴默默瞪了吕文凯等人一眼,这几个害群之马要早日清除啊。
比赛结束,闫思晴随着知青回了宿舍。
知青之家坐落在队部办公室的隔壁,听说是知道他们要来,特意修建的。
房子由土坯盖成,黄泥白瓦。土坯的外墙上写着:到农村落户,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上辈子每次经过看到这两行字,她都觉得无比刺眼,这一世却觉得异常亲切。
对着两行大字,闫思晴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离贫困才算回报了上辈子的救命之恩。
推开木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院子,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
院子的西南角是厕所,分了男女。平心而论,对他们这群人,乡亲们显然是用了心的。
只是他们这批知青从小生长在祖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哪里住的惯土坯房。
没少挑三拣四。
上辈子闫思晴跟他们一样,眼睛长在头顶,对乡亲们的好意满不在乎。
上一世,吕文凯靠着恐吓胁让队部把工分补足后,在知青小团体里威望日益高涨。
众人对他言听计从,跟着他整日磨洋工。
社员们有怨言,知青们便动辄以去找领导作为威胁,让生产队吃够了苦头。
知青们出工不出力,相当于生产队白养着这些人。为了不让社员饿肚子,那人只得带大家伙上山开荒。
山上野猪毒蛇不少,有社员还因此差点儿送了命。
幸好,老天爷给了她重生的机会,所有的事情还来得及改变。
~~~
时间晃晃悠悠来到了五月,自从上次风波后,知青们总算肯老老实实参加春耕了。别管是往山上背粪,还是跟着社员一起赤脚拉管子浇地,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
同时随着对桃花沟的深入了解,知青们对淳朴勤劳的乡亲很是喜爱,再也不像刚来时那般目中无人。
尤其顾况,更是让知青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按照国家的政策,生产队大队长是可以脱产的,平时只需要安排一年四季的春耕秋收,定期去公社里开会,按劳给社员们分粮分钱。
但他不一样。
处理完日常琐碎工作后,他会和社员们一起下地干活。人家也不是装装样子,重活累活都是他带头。
这一日下工吃过晚饭后,知青团体聚在大队部外面的场坝上休息。
好几个人轮流上前挑战和顾况掰手腕,不出意料全都败下阵来。
“况哥,你怎么这么厉害。”刘剑锋甩甩手腕子,真诚的说道。
知青们如今都随着村里小年轻称顾况一声况哥。
以前刘剑锋暗地里没少跟着吕文凯嘲笑这位山沟沟里的生产队队长只是小学毕业,熟悉了后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狂妄自大。
这位顾大队长,力气大种庄稼是一把好手不说,对外面世界也很了解。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阡陌交通,都能说上一二。
听社员们说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石井镇啊,为何这样见多识广。
顾况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看过几份旧报纸罢了。”公社会把淘汰的旧报纸定期下发给各个生产队。
罗家宝从旁插嘴,“况哥,你说你长得俊,个子又高,还是生产队队长,咋24了还没结婚呢。”
这岁数在大都市还好,在农村实在属于大龄光棍了。
顾况闻言,没有说话。
一旁的陈春利急忙岔开话题,“那个,我给大家唱首歌吧。”
“好,好。”大家伙纷纷鼓起掌来。
“唱支山歌给党听”随着优美的嗓音想起,众人沉浸在美妙的歌声里,无暇再关心顾大队长的婚姻问题。
闫思晴一个人坐在场坝后方,像没听到刚才的对话一样。
陈招娣趁人不注意悄悄来到她身边,挨着她盘腿坐下,小声道,“阿晴,你最近是咋了?怎么都不搭理我呢。”
闫思晴扭头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重生回来,她最大的心愿便是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
那么,眼前这位在来大西北的知青专列上给了她半张饼的女人,是恩人还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