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挣钱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余大郎和余二郎两个,也是半大小子了,一起走,也有威慑力一些,相对安全很多。

    余满山还没回应,魏老太就先插话了:“我看行!乖乖就是聪明又懂事!”

    她接着说:“多背些菜去,县里卖得贵,比卖给万家脚店强些。”

    余满山点头,“我明天就去问问张家什么时候要去盐滩镇。”

    一般来说,只有盐滩镇赶场的时候张家才会去,要是农忙或有事,张家也是不会去的,得先去张家问了才行。

    “还有,还得去乌安塘那边借秤。”

    光是秤和交通工具这一方面,也是余家目前上的两个难点。

    卖菜给万家脚店还好说,只要送菜过去就行,他店里有秤,而去县城卖菜就难住了,因是自个儿卖,又是平菇和反季节蔬菜这样的精贵东西,没有秤不行。

    余桑问:“爹爹,秤多少文一杆啊?”

    “一贯多两贯呢”现在常要用到秤,谁不想买一杆方便用呢,去借总是要欠人情的。

    哎哟,的确不便宜!余桑心道,还是再忍忍吧,等以后有钱再买。

    “要是明年三哥去读书,我们又要卖菜,我们干脆包张家的船吧。”

    现在不同于现代,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都睡得早,余桑每天晚上都要躺在床上思考很多现在和将来的打算。

    明年要是送余三郎去读书,那就有两个选择,一个跟李英才差不多,去大通镇读书,那从余家到大通镇,就得走很久,一天来回也差不多二十里路,余三郎也不过8岁,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体力,春夏秋天还好,那大冬天的,多冷啊,再又是下雨。

    她观察过,一般的路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全是烂泥,一脚踩下去,直淹没脚脖子,要走上十里左右,真的艰难。

    而盐滩镇虽然离着李家湾远,但是可以坐船去,就方便很多,难就难在没有船,是支流末端,不通船,必须提前跟张家预约。

    若是把张家的船包了,那就方便了!

    尤其是阳畦田能提前育苗,提前一段时间上市应季蔬菜,这和现在仅只种了一亩田的菜不同,那育的苗再分开种出去,就不止育苗地那么点儿了,可以种上好多亩,就得每天去卖菜。

    余桑继续说:“爹爹,盐滩镇也有私塾吧?明年三哥就去盐滩镇读书,明年我们也还要卖菜呢,到时候包了张家的船,每天送三哥去读书,也可以每天送我们去卖菜,这样我们就不用走路去大通镇了,走路要好久好累啊。”

    听余桑这么一说,余满山倒是有些意动了,他之前倒没想到这个,往日里,节约惯了,哪里会大手笔地想到去包船。

    他更加想到,其实一条小船也不太贵,如果真是要长期读书和卖菜的话,有自己的船也不错,大通镇这每日来回,也会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盐滩镇却可以坐船直达。

    并且,盐滩镇是个小渡口,比起大通镇要大一些,流通的人也多,去卖菜生意会更好。

    只是不住在河边,买一条船,没人看顾,再就是,放在盐滩镇渡口,也怕船丢了。

    家里钱财也不多,暂时还买不了船,余满山道:“倒还可以,我先问问张家价钱,这事情也要明年再说。”

    魏老太插话:“我觉得也可以,要是有船过去,到时候就不用你去卖菜了,我去就可以,我带着乖乖去,路不远,我还背得动,毕竟家里能干活的不多,你专心去地里干活就行。”

    “再就是,反正三哥儿也要每天去上学,要是去那大通镇里,每天来回都累,这样刚好,也能留出时间多读书。”

    余三郎听着大家已经计划好他明年去读书的事,那读书这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他不由得脸上漾起轻浅的笑容,居然还有小酒窝。

    魏老太问:“三哥儿笑什么呢?”

    余三郎笑容扩大了,他咧咧地高兴道:“我明年一定努力读书!”

    又保证:“肯定比英才表哥先考上秀才!”

    他还记得先前在李家李老二那句话,小小少年也把这句话溶进了心里,作为了动力。

    虽然他也不懂得秀才到底具体是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