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夏安夷正吃着薯片,冷不丁地听他这么一问,倏地顿了下。她眨了眨眼:“你先说你是何时代的人,名讳如何,我再等价交换告诉你。”
嬴政对这样的回答,似也没有意外。
“无妨,我自会判断。”
夏安夷:“……”
【接着是在政治方面,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代替。
这些做法,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避免了西周以来中央与地方相互节制,最终四分五裂的局面】
长长的一段解读,嬴政注意到了“中央”“地方”“□□”的字眼。
战国后期局面混乱,七国都暗暗较劲开始争霸。
自魏国李悝开始,各种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各式的新制和条例都在进行,包括他曾祖父孝文王在位时期的商君。
但还没有哪一项变法,能彻底平衡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他轻声评价道:“若真能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倒是千古卓绝的想法,不愧是我秦国的后人。”
夏安夷转着笔:“……”
她都还没回答他之前的问题呢,他就敢肯定祖龙是他的亲戚了,还荣辱与共般骄傲上了。
咳,虽然说好像确实是。
夏安夷初步判断,对方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人,也许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人间疾苦的贵族少年,或是王室的旁支。
但秦国及之前的史料少之又少,她对于秦统一前秦国的历史和君主名讳也不了解。而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级级分封制度,贵族数量众多,也无法推断对方更具体的身份。
不过等他说完后,她蓦地起了恶趣味。
故意戳穿道:“可惜并没有结束四分五裂呢,他死后不久,你们大秦帝国就灭亡了呢。”
嬴政:“!!”
连续两天,他是跟“秦亡”这个问题过不去了吗。
少年漆黑的眼眸里森寒一片,剑眉紧锁:“放肆。”
然而不等夏安夷继续戳他心窝子,老师直播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考点,在于地方的制度变化,也就是从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大家把表格右边一栏的历史意义划出来,这一制度包括了积极和消极的历史影响。】
嬴政思索了下:“还有……消极影响?”
在他的认知里,周王朝从削弱实力到土崩瓦解,很大程度上与其宗室实行的分封制有关。
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既是分享利益的共同体,又互相牵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迭,后者的实力一旦上来,便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方才这个“郡县制”,听着似乎能杜绝诸侯这一权力的威胁。
【积极意义我们刚刚已经提到了,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郡县制的步子迈得过大,再加上六国遗留贵族的不满,后期起义和打仗时成了劣势】
【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同时集权于皇帝一人手上,若非明君便会导致决策不当】
夏安夷按照老师说的重点,认真地记着笔记。
她拿着电容笔,将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笔刷划上。
嬴政站立在原地。
眼前的光亮延展出同先前相似的画面。但又有些不同,似乎是有人在调试它,画面时而放大和缩小。
这些文字则排列齐整,横竖平直没有起伏。也不带任何的书写字体风格,仿佛并不是由人手写上去的。
通过见证这几日的奇象,嬴政基本能通过前后联系,或是从相似度来推断一二,有关上面有些奇怪的文字。
他发现,光亮里的文字恰好来源于“直播”的内容。所以能推测出这些奇象,极有可能并非她们世代相传的祥瑞神物,而是日常使用的工具。
譬如他所处的时代,出门驾驶马车,记录文字通常使用竹简,皆是寻常之物。
紧接着,他眼前那张文字图上,突然出现了不同的颜色色块。淡紫的,浅蓝的,虽然色调适宜并不突兀,但是他还是蹙眉后开口评价:“好丑。”
夏安夷:“??”
不是,她不是只划了个重点吗,怎么还和美丑搭上关系了?
她迟疑了下:“你……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