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上可九天揽月五(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象征着这些围绕着地球而转动。【注意,是浑仪,不是浑天仪。】
【而浑象的发明者是西汉宣帝时期的耿寿昌。】
【浑仪是用来观测天体运行,而浑象是用来演示天体运行。】
浑象和浑仪完全不一样。
最早期的浑象和浑仪还有点类似,但是发展到后期,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机械设施,用水力来运转。
大型的浑象仪,有几层楼那么高,人可以在其中出入。【浑天仪则是它俩的统称!既可以指浑仪,也可以指浑象。】
【另外,从命名为“浑天”一词,就能看出来,这其实是反馈出来的是浑天说的思想。所以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工作者眼里,大家都默认的是浑天说。盖天说在什么人之中流行,那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反正,学说也不过是为了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而已。懂的都懂。】
…
西汉。
太常令落下闳没想到自己捣腾出来的浑仪居然也能登上仙画,一时间惊喜之极。
汉武帝刘彻听到了落下闳的名字,开怀大笑:“落下闳,不枉朕把你从川蜀之地召来,做得不错,赏十万钱!#34;
他对有功之臣一向赏赐颇丰。
落下闳连忙道谢。
汉武帝又问起浑仪:#34;等改日朕去太常寺,你给朕演示一下。#34;
落下闳:“喏。”
他一脸焦急的想要看到后世的那些天文仪器,刘彻自然看出来了,安慰道:“无妨,朕已命笔吏将其中出现的物件全都记下。到时候你可以去宫中尚方令,酌情制造。#34;
为什么要酌情?
/gt;
落下闳自然感激涕零,心中狂喜??过去的一年,大汉的农学和医学发展颇为迅速,让他看了都要眼酸,现在终于轮到天文了吗?
东汉。
邓绥对张衡道:#34;仙画一定会提起太史令的浑象仪。#34;话音才刚落,殿中几人就听到仙画提到张衡的名字??
【现在一提到浑天仪,咱们浮现出来的就是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张衡发明浑天仪,似乎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很笼统,不够精确。】
【张衡只是改良了浑象。】
【但是!他造出来的水运浑象仪特别的牛,堪称一绝。】东汉,天文台。
张衡非常激动,因为他所设计和制造的水运浑象仪已经完成,马上就要到验证它是否好用的时刻了。
这水运浑象仪占地非常大,他们将它放在一间暗室内。它大概柜子大小。
在最顶端,立着和浑仪类似的圆形仪表,上面的对应位置上标注着日月星辰。而在下方,却是各种精密的木制机械??机轮轴、时刻钟鼓轮、报刻司辰轮、枢轴等等等等。
这些小配件构造有的是让水流通过,带动浑象仪的运转,有的却是为了运转后的报时,各司其职,结构严谨。
#34;时辰到了。#34;有小吏报时。
张衡深吸一口气:#34;那立刻开始。#34;
#34;启动浑象仪??!#34;
随着这道悠长的声音,立于暗室中的浑象仪被启动了,漏壶里的水开始流入到其下的沟槽内,在水力的推动下,各种机轮慢慢的转动起来,一层带一层,最终带动最顶端的球体开始转动起来。
球体并不是单一的一层,先是代表着月亮的那一道开始动,然后是太阳、是星辰.…每一道转动的速度还不一样。
一个时辰后,在旁边观测的小吏跑出去:“长庚星初现于天空……”
他精准的报出了长庚星也就是金星在浑象仪上现在运转到的方位,而在外的星官立刻观测天象,发现实际中的金星现在真的是在这个方位。
张衡立刻又让星官们测了其他的几大行星,在浑象仪上的显示和现实中的方位都相差无几。这就是一个实际的星象模拟演示器!
监测了一晚
上之后,张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论,兴奋的对星官们道:“往后,即使是看不到星辰的白天,我们也能知道它们正处于头顶的哪个位置了!#34;
邓绥颔首表示赞同:#34;第一次看到太史令研造的水运浑象仪,本宫就觉得不凡。#34;的确是堪称一绝。
那浑象仪现在就摆放在司天台内,她偶尔也会过去看两眼。
邓绥本就对天文颇为喜爱,有的时候为政事烦心,去看看日月星辰的运行,感受到来自于宇宙的浩大,便会觉得自己遇到的这些事情不算什么。
心境都能开阔不少。
“臣也只是在耿寿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而已。”张衡谦虚道。#34;太史令无需过谦,耿寿昌的浑象可不如你的精巧,而且也并非水力驱动。#34;
后世之人没见过耿寿昌的浑象,她是见过的,简单类似浑仪。并不是说耿寿昌的做得不好,而是张衡的改进实在是将浑象仪提升到了另外一个空间。
不可同日而语。
?…
【水运浑象仪不仅特别的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装置很有意思,叫做瑞轮莫荚。】
【莫荚是一种传说中的植物,传说它每天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到十五片之后正好月半,接下来就每天掉一片叶子,掉完之后就正好是月底。】
瑞轮莫荚用金属制成,立在浑象仪的后面,同样受到水流的带动。
每日的子时,它的叶子会立起来一片,直到每月十五日时,整个杆子上长满了叶子。
而接下来的每日子时,它的叶子会随着机械的松动掉落一片,到月底又变成了光光的金属杆。这就是一个汉朝版本的机械日历!
“哇,这是怎么做到的?”天幕下响起一片惊叹。
说实话,刚才的浑象是复杂的,而且还牵扯到一些天文知识,可以说绝大部分的人都看不太懂,只知道很厉害。
但是这个会长叶子也会掉叶子的小东西,他们看懂了!有老妪道:#34;有了这个,我就能知道今天是每月的哪一天了!#34;
有的时候日子过糊涂了,根本不知道到了哪天,她也不识字,只会用柴禾棒在墙上画?字,但多了后也数不清。只能模糊的根据月亮的盈亏来判断大概。
这东西真是好。
这样奇妙的小玩意儿也让少年郎们生出向往之情。
秦汉,一位隐世的墨家后人转过身去认真的问自己的父辈:“如果我学了墨家的技,是不是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34;
他的父辈一直让他传承墨家的技艺,但他一直都不想,直到刚才看到这东西。
形容沧桑的中年男子沉吟了一下,在心中模拟之后回答:#34;等你到了我这个地步,应该就可以。#34;
少年郎立刻应下:“那我学!”
原来家里传承的这些技艺不单单是可以做个家具什么的,还能有益于天文,听上去就有意思多了。
?…
【张衡也不愧是张衡,不仅是天文学家,更是机械学家!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各种典籍中来窥见其风华。】
【但张衡的思想也影响了后世,历朝历代都仿造过他的水运浑象仪,到了宋朝之后,达到了技艺的巅峰。宋朝的天文学家苏颂、韩公廉将浑仪和浑象结合为一体,直接做了仪象台。】
【现在开封市博物馆的展厅内就放了一座一比一复原仿制的宋朝仪象台。】这个仪象台的高度足足有十二米,仅是基座就有七米高。
它的报时系统、驱动结构和传动系统都位于下层,中层的密室放置着巨大的浑象,可以模拟天体的运行,甚至可以模拟昼夜的交替。
它的顶端,则放置了用龙柱支撑起来的浑仪。
到了夜晚的时候,宋朝的星官们就会登上这个仪象台的顶端,打开最顶上的隔板,用浑仪来观测星空。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文钟!星官们对这座水运仪象台的出现欣喜若狂。
但是一些闲着无聊的朝臣们却上奏道:“官家,我大宋以火德立国,苏颂却将此仪器命名为‘水运仪象台’,对江山社稷不敬!其心可诛!#34;
苏颂心中咯噔一声,坏了!
好在,宋哲宗虽然年幼,但是个明理之人,并不在意,只是挥了挥手道:“何需抠文咬字,将这名字改过来就好了,就叫‘元?浑天仪象’罢!#34;
苏颂知道皇帝这是在保他,立刻站出来谢恩。
赵匡
胤觉得心里安慰了些。
他们老赵家的后辈皇帝们也不是个个都那么不靠谱的。不过,这元?浑天仪象的确是好听多了,听了都舒坦!
他没想到的是,这位靠谱的后代只活了二十四岁就死了,成为了北宋最后的辉煌。哲宗朝。
仙画开始的时候苏颂正在家中看书,他不仅在天文和机械上擅长,而且诗文同样不错。甚至,后者才是他的主项。
苏颂没想到仙画提到自己竟然是因为自己制造的浑天仪象台,失笑摇摇头。
这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成。
不过,这浑天仪象台的确是他的得意之作,听到此处,也极为高兴,甚至让儿子温了一壶酒打算慢慢的边品边看。
另外一座苏府中,一位叫苏轼的人正在拍桌大笑。#34;苏子容此人,的确是全才!妙人也!#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