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家的女人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边泛起鱼肚白,还带着些夜间的寒气。

    老太太畏寒,棠府主屋内一直烧着银丝炭,怕烟雾熏人,对着门廊的小窗半掩着,好透透气。

    老太太裹着皮裘,怀里还抱着暖炉,对着眼前的盆栽发愁。

    过年时陛下赏赐给老头子的兰花,她昼夜顾惜,却到现在都不曾开花。

    老头子礼部尚书本人不急,反正就一盆花,他知道陛下赏完转眼就忘。

    但老太太自认为自己有责任将御赐兰花种好,偏偏越种越不好。

    床榻边升起一道怯生生的女声。

    “桥报上说,兰花不宜日日施肥,肥料多了反而不易结花。”是二房的女儿棠思,正凑在报纸前看,“还说兰花喜凉,应该放到阴凉处才是。”

    棠思年纪尚小,不适应房中暖意,两颊被炭火烧起红云,却还是尽力坐得离祖母很近。

    “祖母,我时常来帮您将花盆移到屋外吧,我看报上所言,颇有道理,想必是由经验丰富的花农撰写的。”

    老太太已然信了七分,还是端着面子为难孙女,“你倒是容易轻信这新鲜玩意儿,性子到底软了些,将来嫁到夫家去给人搓圆按扁,叫我这老太婆担惊受怕。”

    夫家……

    脸上红云火烧连营般直通耳后根,棠思含羞带怯,两只柔若无骨的手搭在老太太膝上:“祖母……”

    老太太那张走势向下的脸总算提起一丝笑容:“好了好了,知你脸皮薄,我不说便是。那兰花就交予你了。”

    棠思大喜过望,她也能在祖母跟前长眼了。

    多亏了这桥报。

    早上来请安时,刚好遇上张婆子来为祖母请平安脉。

    张婆子是祖父的表妹,夫家不太好,只能做医婆帮补家用,两家是正经亲戚,各房女眷的小病小痛,都放心让张婆子来医治。

    祖母腿脚不便,也乐得让张婆子时常来坐坐,相互说说话,赏些小钱,有时留她一顿饭,对大家都是很便宜的事。

    棠思自己也是张婆子接生出来的,母女平安,也算有恩情在,偶然见到必然郑重行礼。

    “哎哟,思思都这么大了。”看到棠思,张婆子露出欣慰的神情,“当初可就这么点。”

    “礼数倒是周全,孩子有心了。”祖母坐在榻上,精神很好的样子,也转过头看她,“过来坐吧。”

    祖母看着自己,棠思的背不自觉微微弯曲,迈着小步坐到祖母的另一侧空位。

    张婆子坐在另一侧,不知道两人刚刚聊过什么,都是眉开眼笑的。

    棠思心想,总听下人窃窃私语,说她长得一脸苦相,此时务必要扯出点笑来,万不可因她破坏这份其乐融融的氛围。

    张婆子却没有延续刚刚的话题,而是从包里拿出了一小叠纸。

    才发现,张婆子还背着个深色的布包,坐着的时候也没有摘下来。

    这叠纸折成字帖大小,能像书本那般翻阅,但又没有装订,很容易散开,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墨块般的字。

    张婆子自信将报纸保存得很好,一点折痕都没有,咧着嘴招呼:“来看报,外头最近正时兴呢。”

    这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外头并没有流行看报纸,不过对面两人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流行”的认知全然依赖上门做客的张婆子。

    屋内三人中,只有张婆子习惯在外走动,她肯定是懂“流行”的。

    老太太倒是知道报纸,盖因老头子作为礼部尚书,时常在屋中阅读京报。

    她曾经在旁边看过几眼,那京报所写太佶屈聱牙咬文弄字,所言也与她无甚关系,所以她对读报是没有多大兴趣的。

    老太太将这叫作“桥报”的新鲜玩意凑得很近,可惜老眼昏花只勉强看得到大字标题,便意兴阑珊地将纸叠递给棠思。

    棠思小心翼翼地接过,生怕弄散,一边一只手扶好。

    版面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叫人不知从哪块开始读好。

    好在“桥报”两个大字旁边有索引目录,第一页是社评新闻,第二页是坊间见闻,第三页是连载故事,第四页是梨园评书,第五页是生活技巧……

    第一页就看不懂,连载是什么?

    祖母还在旁边,万一自己读不好出了丑就完了。

    棠思只好翻到第四页。

    一看便陷进去了。

    文章里分析了几个戏班排演的唱本优劣,又探究了剧本里女性角色的定位和发展,甚至列举了剧情中出现的律法和道德问题。

    例如《窃羽衣后双还家》中,董某就犯了盗窃罪、欺诈罪、非法拘役罪、滥用私刑罪和强抢民女罪。

    按照大丰律法,应当罚没家产,贬为贱籍,最低劳役五十年,最高菜市场砍头。

    棠思看得皱眉。

    这出戏过年的时候戏班子来演过一回,祖母很爱看,她看了也觉得心里甜甜的。

    棠思悄悄从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