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买药材、送工厂(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林强生干笑了两声说道:“这个……确实有可能市场并不大,我只是举个例子,抛砖引玉……”
似乎也觉得这种说法没有说服力,林强生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再举个例子,譬如咱们榆河最近挺火的那个亲亲虾条,既然咱们的孩子喜欢吃,那东国的小孩是不是也会喜欢吃呢?那有没有可能将这种零食出口到东国?再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傻子瓜子……”
“总之,就是看看我们能做的食品有没有能够出口的,再看看国外受欢迎的食品有没有我们能够做的,然后……我们的成本更低,那是不是能够出口?并且引入外资来生产?”林强生说着,还对周易笑了笑。
周易有些无语,他才不想趟这个浑水呢!
榆河市好不容易来了两个外商,都不知道多少单位、领导盯着了,他要是从中截胡,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记恨,他才不干这种事情。
“强生同志说得好啊!”
领导点了点头说道:“大家都想一想,看看咱们的产品,有哪些可以出口的?再去想办法了解国外市场上有哪些产品是咱们能够做的、并且有价格优势的,能够出口的……”
一番讨论下来,领导做出决定,让大家按照新的思路先整理:“下午的时间,我们还是要争取一下,重点就是中药材、纺织品、农副产品,还有食品……”
领导这是想明白了,不管怎么样,能将人留下来就好。
两位东国商人午休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提出希望尽快离开。
周易连忙笑着说道:“两位在我们榆河待的时间太短,还有很多东西没能了解,下午市里还想展示一下我们在中药材、农副产品、食品和纺织品等领域的情况,”
周易抓紧时间介绍道:“譬如,我们市准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按照国际标准培育种植中药材,出口到国际市场。榆河市土地资源很丰富,耕地面积超过千万亩,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耕地用来中药材,都有十万亩,能够生产数万吨的药材……”
两个东国人听到这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但是,根据我们的了解,你们现在的中药材产量似乎并不高?”
周易点了点头:“确实,我们刚刚通过生产责任制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刚刚有余力进行粮食之外的种植业发展,但是国内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拥有悠久的传统,一旦我们开始这方面的推广,很快就能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只要能够打开国际市场,赚取外汇,就能获得更大的支持,更快的发展。”
两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对内地的情况也非常了解,知道内地对外汇的渴求非常大。毕竟,只有外汇才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内地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周易继续说道:“两位可能有所不知,榆河鹤翔县的鹤东乡素有药材之乡的称号,他们那边一直有种植菊花、白芷、丹参、黄芪、杜仲等中药材的传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土壤的条件、气候条件都很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类似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周易的劝说之下,两个东国人兴趣大增,很快决定在榆河多待两天,并且指明要去鹤东乡看一看。
周易连忙向旁边的领导汇报:“两位外商对中药材的种植很感兴趣,希望看一看咱们这边的药材种植情况,他们说……听说咱们榆河的鹤东乡种植药材,希望去看一看。”
领导不由皱了皱眉头,看向旁边的林强生:“鹤东乡是鹤翔县的吧?它们那边种植药材吗?”
“种的!”
林强生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我之前专门问了咱们市里药材种植的情况,鹤东那边确实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主要种的种类好像是菊花和党参,滨东那边种的比较多的是首乌……”
领导点了点头:“行,那你立刻去安排一下,让鹤东那边做好准备,我们和外商过去看一看。”
周易在旁边松了一口气,他并不知道鹤东那边现在有没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他只是知道后来的鹤东确实号称“药材之乡”,尤其以种植菊花闻名,他还去过鹤东的万亩菊园参观过,知道那边种了菊花等中药材。
现在知道鹤东确实种植药材,他就放心了。
接下去,周易还是继续担任翻译,陪同市里的领导和两位外商去了一趟鹤东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